就邀请她们到她的庙里去喝茶赏月,把后面接着写完。等于是三个人玩了一个长诗游戏。

等一下大家读诗的时候,一定不要被外在的典故绑住。典故有典故存在的意义跟价值,可是今天我们在读古典文学的时候,这些典故往往变成了很大的障碍,所以我宁可跨过它,用最简单的方法带领大家来看这两个小女孩,如何用她们当时能够掌握的文字和语言去记录她们的生命故事。

一般读者在读《红楼梦》的时候,常常觉得诗词的部分最难,尤其是很多青少年朋友。读《红楼梦》时的最大障碍常常是诗和词,一碰到诗词,他就停在那里了,多碰到几次诗词,他就不看了。我觉得大家不要把它当成障碍,因为第七十六回真正要讲的荒凉和凄清在前半段已经讲过了,现在只是用诗句再做一次整理而已。这些诗句我等一下会尝试着朗读,另外还可以用现代的语言去重新解释,这种解释的方法可能跟过去做的注解不太一样。因为注解要引经据典,把典故讲得很周到,可是在真正的文学欣赏时,会感觉牵牵绊绊的,没有办法体会到文学真正动人的力量。我希望大家能像欣赏今天的某个歌手唱的一首流行歌一样,来真正感受到这两个女孩子的生命情怀。

《红楼梦》如果用“玩”这个字来讲,有各种不同的玩法。贾母懂得如何品笛赏月,薛蟠他们要找“第三性公关”,林黛玉、史湘云等人则有属于自己的诗的世界,作者呈现了各色人等抒发自己生命情怀的方式,而没有去比较它们的高低,他只是想让我们看到生命原来可以有这么多不同的选择。黛玉和湘云走的这条路是我们今天看上去最陌生的,因为是用诗句来讲生命情怀的。可我把它解释为,如果你今天喝了点酒,跟朋友在一起,忽然很想唱一首歌来表达心情的喜悦或者忧伤,如此而已。

她们写诗是在凸碧山庄和凹晶溪馆,作者作了一点景象的描述:“因此处房宇不多,且又矮小,只有两个老婆子上夜。”这里本来就是大观园里比较僻静的角落,不是热闹和繁华的处所。“今日打听得凸碧山庄人应差,与他们无干,这两个老婆子关了月饼、果品并犒赏的酒,并各色的菜,二人吃得既醉且饱,早已息灯睡了。

“黛玉、湘云见息了灯,湘云笑道:‘倒是他们睡了好。咱们就在这卷棚底下赏这水月如何?’”注意,“卷棚”是中国古建筑中的一种形式。其屋面双坡,即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砌成弧形曲面。“二人遂在两个湘妃竹墩上坐下。”注意不是椅子,椅子有点太正式。“墩”,圆形,腹部大,上下小,造型尤似古代的鼓。竹子做的墩,比较随意,不是什么正式的家具。注意,“湘妃竹”就是潇湘馆里的那种竹子。“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轮水月。”在最清明的水塘旁,你会发现天空的月亮、水中的月亮一样美。“上下争辉,如置身于晶宫鲛室之内。微风一过,粼粼然池面皱碧铺纹,真令人神清气爽。”刚才所有人世间的欢乐和忧伤都过去了,两个正值青春的少女走进了大自然。在大自然里,所有人的忧伤都会减少,欢乐也会平静。对比上一回薛蟠、邢德全他们玩得一塌糊涂的现实世界和贾母的中秋赏月品笛的那个忧伤的世界,现在的情景是一种超越,这个超越意味着,如果你能从一个高度去眺望生命的忧伤跟喜悦,就会变得淡泊。因为在生命无所依附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的忧伤,也没有真正的喜悦。

有没有发现这个晚上这么多人在赏月,每个人看到的层次是不一样的。看到月光感到快乐是人生的一个层次,看到月光产生凄凉也是人生的一个层次,看到月光产生了欢乐跟忧伤都能够沉淀为平静,是另外一个层次。抵达最后这个层次的是黛玉跟湘云,她们已经领悟到天空的月亮、水中的月亮,都是虚幻,你很难在这里判断真假。所谓真假也就是天上的月亮跟水中的月亮,不管如何上下争辉,到头来都是过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