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去,生恐一时短了,买的不顺口。’”王夫人作为儿媳妇心里很不安,觉得荣国府里连多要一碗紫米粥都没有,所以她赶紧解释。其实,作为老人见到这种情景是很难过的,会觉得这个家族怎么能到这种程度,经济上开始拮据了。作者的了不起在于,他一直在呼应抄家这件事。贾母就只好用笑话混过:“这正是‘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了。”众人都笑起来。
鸳鸯道:“既这然,你就去把三姑娘的饭拿来添也是一样,就这么笨!”我觉得这个家族里的探春和鸳鸯,如果一个是总统,一个是副总统,改革就有希望了。因为这两个人是最清楚的,探春处事清明,鸳鸯懂权宜之变。“尤氏笑道:‘我这个就够了,也不用去取。’鸳鸯道:‘你够了,我不会吃的?’”尤氏只是觉得不要麻烦了,可鸳鸯的态度不是麻不麻烦的问题,而是这个家族必须要有规矩。
第七十五回里串场的主要人物是尤氏,先是由她来串抄检大观园以后惜春的反应,再串出宝钗的圆融告辞和探春的强烈反应。接下来,“这里尤氏直陪贾母说话取笑。到起更的时候,贾母说:‘黑了,过去罢。’尤氏方告辞出来”。
我想大家脑海里大概有个图像,有一条街,街的这边是荣国府,那边是宁国府,尤氏常常要从宁国府到荣国府来向贾母她们请安,现在她要回去了。回家有一套固定的仪式,前面提过,主要人物的马队或者是车轿要过这条街的时候,先要把街道封起来,有点像今天的临时交通管制。
“两边大门上的人都到东西街口,早把行人断住。尤氏大车上也不用牲口,只用七八个小厮挽环拽轮,轻轻的便推拽过这边台矶上了。于是众小厮退过狮子以外,众嬷嬷打起帘子,银蝶先下来,然后搀下尤氏来。大小七八个灯笼照的十分真切。尤氏因见两边狮子下放着四五辆大车,便知是来赴赌之人。”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想起小说刚开始的时候,有一次王熙凤带着宝玉到宁国府做客。当时宁国府的老家人焦大喝醉了酒,就骂道:你家除了这两个石狮子以外,哪里还有干净的东西。而且还嚷嚷:“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这两句话出来以后,大家都吓坏了,因为他讲出了这个家族的隐私。现在这两个石狮子又出现了,如果说这两个石狮子曾经表现的是这个家族的荣华富贵和创业的艰辛,现在这两个石狮子则变成了一种反讽,暗示着所谓的辉煌仅剩下了两个石狮子守在那边,所有的腐败都已经暴露出来。
接下来作者透露了这个家族最不为外人所知的很多细节,写得非常细腻。这种场合绝对少不了的人就是薛蟠,还有一个是邢夫人的弟弟邢德全,大家管他叫“邢大舅”。
作者的写法很有趣,因为通常情况下,这种场所女人是不能出现的,所以尤氏一直不知道丈夫跟儿子到底在搞些什么,这些细节是尤氏偷偷在窗户上弄了个洞后看到的。作者透过一个女性的眼睛看到了当时贾家真实的男性世界,完全是吃喝嫖赌,最后尤氏都看不下去了。这也在说明在古代社会,女性对男性的世界是不太了解的。除了像歌妓那样的特殊女性,一般家族中的女性,根本不知道男性在外面都做些什么。问题是这一切都发生在自己的家里,所以尤氏就有很多的感慨。
尤氏刚到门口,看到车马,就知道是来赌博的,“遂向银蝶众人道:‘你看,坐车的是这样,骑马的还不知有几个?马自然在棚里拴着,咱们看不见。’”他们家里还有个很大的马圈,有点像我们今天的私人停车场。
接下来她就讲了一句很感慨的话:“也不知道他娘老子挣下多少钱与他们,这么开心。”意思是上一代创业的辛苦,白手起家的艰难,下一代是不知情的,这就是民间常说的“富不过三代”。因为上一代所有的辛苦和艰难都希望能在下一代身上得到补偿,希望他们再不用任何打拼就可以拥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