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明雪:“是么?”她并不觉得 。
杨兴亮握了握她的手:“当然。”他对明雪的爱意并不曾减少,“钱都在你卡里,女儿放在家里,你也要出去玩一玩,不用时刻都围着她,我晚上要出差,到了就给你电话。”
康明雪本来坚硬起来的心又开始软化,细密的针扎下,愈发的疼,她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
……
1996 年下半年房地产的低迷和骤高的空房率并没有影响到越程地产,越程的售楼业务仍由沈曜辞负责境外,鹭城对外所负责境内,开盘没多久就全都售罄了。1997 年开年,省钢项目在最关键阶段,鹭贸也即将上证交易,铺垫了许久的房地产线也有了明显变化。
正月初六,陈淮越把车停在华侨饭店门口,接林希微回家,她去参加了留学生聚会,为的是联络感情,方便挖人才进所,聚会结束的时候,一群人从饭店出来。
“有从周担保,那我要是去希微律所,就不怕没业务了。”
“什么时候再让从周给我们卤猪肘子和鸡爪,那时候没钱,就这个最便宜,老外不吃,希微爱吃,我们也能沾她光解解馋。”
林希微看见陈淮越的车,就跟他们挥手告别,陈淮越只在车里点了点头,没下车打招呼。
林希微当然记得今天是陈淮越的生日,回到他的公寓,给他做了一两年一度的生日宴,他拿出珍藏的酒,两人对饮,就这样喝得微醺的情况下,她还在睡前又爬起来改了文件,她现在更会甜言蜜语了,直道,她努力是为了早点跟他结婚。
陈淮越笑:“行。”
林希微亲了亲他的嘴角,闭上眼,脑海里过一遍明日的计划,省钢材料要修改措辞,太偏“主观判断”了,鹭贸那边连续计算公司业绩的方式还要再次跟李从周确认,因为她在《公司法》里找到一条新规定,联系证监会……
她昏昏欲睡,耳畔有人喊她:“林律师……”
她满脑子都是工作,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回了“李总”二字。
第63章 张扬之后
1997 年的阴云从 2 月份开始,渐渐笼罩在全球经济的上空。
陈淮越和钟程坐在总裁办的沙发里,一边的电视正在播报这几月来“一夜崩塌”的企业,产量造假、资金短缺、拖欠工资、激进扩张,另一边的电脑屏幕上显示着英文新闻,讲量子基金大量抛售泰铢,泰铢跌宕,私人银行家倾家荡产。
钟程手上还拿着许多这几月的报纸、杂志,中英文的都有,《经济参考刊》、《纽约时报》、《远东经济评论》、《中国房地产业》,他略显烦躁地把手上的东西扔在茶几上,说道:“我们南洋的资产全都缩水了。”
他主要负责海运贸易生意:“国际市场太冷,船东都在找货,去年初还涨价百分五十,现在已经跌了百分六十多。”他看向了陈淮越,“去年年末我们拍的岛内郊区污染地块,还按期动工吗?现在这情况,首期资金会有点紧张,因为鹭越大厦也在建,现在这情况,外企也没钱买写字楼了。”
陈淮越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即便现在市场萧条,国内房地产行业还未对所有人开放,不至于现在就大江东去,但他在这样风声鹤唳的大环境中,也不能再过于激进。
“香港要回归了。”他们的新楼盘就是引进香港、新加坡的封闭式花园小区概念,强调环境的绿化和隐私,他沉思许久,反复阅览项目策划书,最终还是道:“首期按期动工,开工两月后公开发售,但首期价格下压,以优惠价开盘,争取快速回款把现金流投进二期开发,第二期再重点强调建设环境和配套设施。”
“然后恢复原定售价?”钟程觉得可行,反正地产这一块,他就是跟在陈总后面捞钱的,有胆量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