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1 / 2)

这还是她第一次见陆稹,瞧着短手短脚,小身板却挺得笔直,圆乎的小脸透着严肃,让人见了有些手痒。想着初次见面,又是他的拜师礼,不好放肆,林红锄便忍着想捏的冲动,冲他打了个招呼,随后领着几人往八极斋去了。

来到八极斋门门前,斋内林夫子与林夫人端正上坐,曹叔与曹大力进门将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肉干依次呈上,此为六礼束脩。

林夫子与林夫人一一接过,随后林夫子对门口陆稹招手道:“进来。”

曹叔与曹大力站到一旁,胥姜推了推陆稹的肩膀,轻道:“去吧。”

面前的门槛有些高,陆稹费力地跨过去,随后整了整衣衫,走到林夫子与林夫人面前跪下,磕头拜道:“学生陆稹,拜见老师,拜见师母。”

他礼仪周全,说话坦荡,不怯不懦,令林夫子与林夫人都颇为满意。林夫子回赠了《论语》、葱、芹菜等物,对他说道:“免礼。”

陆稹捧着老师所赠的礼物,又冲老师与师娘磕了三个头,才稳稳站起身来。

他将手中的礼物交给曹叔代为保管,随后听训。

屋内几人神情皆肃穆庄重,林夫子音如金石掷地:“入我门者,必守以下学训。”

陆稹又跪下听训:“学生聆听老师教诲。”

“其一,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其二,不彰人短,不炫己长。其三,清、慎、勤三字,牢记于心。其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其五,不怨天,不尤人,不迁怒,不贰过。其六,遇过,而改之。可听明白了?”

“学生听明白了。”陆稹说完,将林夫子所说六训又重复了一遍,随后再拜了三拜。

林夫子惊叹于此子聪慧,面上也浮现喜色,胥姜果然说得不错,是棵好苗子。

拜师礼最后的章程,是夫子领学生一起诵读《大学》首章。

林夫子诵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陆稹一字一句地跟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待诵读完毕,再拜三拜,这拜师礼便算礼成,自今以后,二人便是师徒、是父子,陆稹自此多了一位良师,亦多了一位亲人。

拜师之后,林夫子设拜师宴,林家的拜师宴办得很朴素,倒不是因为摆不了好食好饭,而是在给陆禛上第一堂课,清俭。

胥姜见礼成,便辞了众人回书肆,林红锄本想跟着,被她留下来操持杂事。林夫人身子弱,不好再劳累了。

回去路上,粥棚仍在施粥,胥姜路过那处时想起僧人的话,笑了笑。依佛家之理,个人有个人的缘法,即便陆禛日后若是要皈依佛门,也是他的一番造化。

如今且尽人事,听天命吧。

回到槐柳巷,胥姜远远便见肆门开着,她心头一喜,迈着雀跃地脚步往肆里走去。

“我回来了。”她一声招呼,将屋内二人都喊得抬头了,她在看清屋内另一人后,顿时呆愣,“竹春?”

胡煦冲她温和一笑,“东家回来了?”

胥姜目光在他与楼云春身上转了个来回,清嗓问道:“今日怎么得空过来?”

胡煦指了指桌上的节礼,“今日去老师府上送节礼,临走时时候,托我给你带上次梅花糕的回礼过来。”随后又看了一眼楼云春,“谁知东家不在,倒碰上照月,他请我进来坐,我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胥姜看了眼楼云春的神色,心说:你倒不如恭敬得好。又见桌上摆了茶,忍不住暗笑,这人吃醋归吃醋,待客之道倒是半点不违。

楼云春问道:“你去林夫子家了?”

胥姜点头,“今日陆稹拜师礼,我领他过去。”说完她走过去,在楼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