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 / 2)

“你要找那些最重视‘说话’的人,他们才愿意在‘说话’这事上花钱。你想想,河西的老百姓会不会在意? 河西当然有说不清话的孩子,但他们更看重孩子能不能干活,养家糊口才是大事。”

“河东呢?知县家便是一个例子。 知县大人望子成龙,期待他们通过科举入仕,那么‘说不清话’便成了大问题。所以,你得找一个地方,是所有人都认为‘说话’至关重要的地方。”

章韵竹了然地点头,十分认同老夫人关于地段选择的见解。

老夫人见她有所领悟,继续引导道:“你可以守着一家店,但如果经营得当,还能开第二家、第三家。那么,什么地方能让你的名声传得更远,让整个大周朝的人都能找到你?如果你把店开在开原,南方的人找你方便,可北方的人会不会难以寻访?”

“这些都是你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祖母今日只是抛砖引玉,你慢慢斟酌。但你只需记住,无论如何,祖母都会是你最坚实的后盾,这便已足够了。”

章韵竹静静听着,认真思索着老夫人的话。

渐渐地,她的心中已有了答案。

第四十二章 酱园作别

章韵竹自进了顾府之后,一直都不曾寻得机会探望过姨妈,国丧之前是因尚未成亲不便出行,国丧之后则是怕姨妈知道退亲的事,为她操心。

如今在老夫人的支持下,她要进京开康复馆了,若是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别说姨妈,就连章韵竹自己都觉得说不过去。

她特地选的正午时分上的酱园,此时,店铺周围趁着早市做生意的小摊都收得差不多了,客人也鲜少上门,这样不惹人注目,甚好。

酱园西施没了韵竹搭把手后,日日早起开店,虽说酱园没啥重活,但一个人总是比不上两个人的时候,日子一长,她的身形多多少少轻减了些。

踏进熟悉的铺子,便看见姨妈弯着腰打酱菜,柜台上放着一个碟子,里头装着俩馒头,还在腾腾地冒着热气,章韵竹的鼻子一下就酸了。

她忍不住喊了声:“姨妈!”

徐氏刚盛完一小碟酱菜在手,才盖上盖子直起身,便听到有人喊姨妈。这声音带着点哭腔,听着陌生,她不明所以地转头。

呛啷一声,那一小碟子酱菜撒了一地,眼前这一身富贵打扮的千金小姐,不是她的外甥女还能是谁?

“韵竹,你,你能说话了?!”

徐氏真是又激动又高兴,一会儿将章韵竹搂进怀里,一会儿又把她扯出怀中,摸着她的脸让她再喊声姨妈,就这么来来回回好些遍,她才真正相信这不是在做梦。

想着这是好事,可不能哭哭啼啼的,姨妈抹了一把眼泪,认认真真端详着韵竹,只见韵竹还是姑娘的打扮,想起如今是国丧,于是便没有再问,只是拉着韵竹的手,让她坐下。

一边坐下,徐氏一边感叹:“你这是给探花郎冲喜呢,还是探花郎给你冲喜呢?!”

原本还是泪水涟涟的章韵竹,被姨妈这一句感慨弄的哭笑不得。

也是,三个月前因顾府的救命之恩答应冲喜的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会有如今这么好的结果,她不仅能说话,还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困在一方院落之中守着三从四德,一天天地数着日子过活。

她还有什么可埋怨的呢?如今最紧要的,便是好好筹划,在京城将康复馆开好,不能让祖母的支持打水漂,更重要的是要好好开下去,做出一番事业出来。

于是她便把今次来找姨妈的目的,说了出来。

“姨妈,我要去京城一段时日,顾家老夫人允我去京城开一间铺子,我想去试试。”

章韵竹本以为姨妈听到她要离开的消息会意外,或者是担心,然而姨妈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