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竟原本坐在车内补眠,却忽听外面随从通传道:“谢大人,大公子请您下车一叙。”
这随从也毫不避讳自己是王家派来的,口称“大公子”,指的自然也就是王俶的长子。
王契牵着马撑着伞站在车旁,见谢竟探身出来,略微颔首一礼。他与相府其他人给人的感觉不太一样,不像他父亲那般直白的阴鸷,也不似他兄弟那副无赖的混世嘴脸,反倒是最接近士子文人的端方模样。
谢竟不解王契为何一定要让他下车说话,但对方毫不退让,他也只得照做。
“前日谢大人取回帐中细读的那份平江知府上的奏折,父亲说要核个数,暂且一用,过后再给谢大人送回来。”
他始终礼节性地朝谢竟笑着,但谢竟闻言心中瞬间咯噔一声,自知这里面必有说法。
他清楚记得自己读完那份奏疏后,就是唤来方才那名通报的侍从,让他送回王俶帐中,然而此刻王契这样若无其事地来问,便证明醉翁之意不在酒,奏折只是个幌子,他说谢竟没还那天王老子来了谢竟也是没还。所以谢竟索性不多费口舌,只道:
“这些日子事多繁杂,我读完许是随手一搁,寻不着了。只是内容字句我还全记着,王公子若信得过我,不如待我现默出来,再给相爷送去?”
王契只不疾不徐道:“我自然是一千一万个信得过谢大人,只是那奏疏原件上有陛下御笔朱批,却是不方便随意佚失的。谢大人是能默章句,可总不能连陛下手迹也一并默出来罢?”
谢竟朝他眼中盯了半晌,开口:“真若如此,那实在是我的大罪过了。该如何弥补,还请王公子不吝赐教。”
王契只作看不到他眼底的不霁,从善如流道:“宫人们还留在营中收拾打扫各帐,想来活计也还没做完。谢大人不若亲自回去一趟,回您帐中仔细找找,指不定就寻着了呢?”
谢竟顿了顿,道了一声“是”,转身要上车,却被王契不由分说拦下:
“我专程为谢大人准备了良马好让您快去快回,若再乘马车回去,一来累赘,二来显眼,陛下见了若问,怕不好交待。”
谢竟一哂,幽幽道:“王公子实在是料事如神未雨绸缪,为谢某想得再周全不过。”
语罢他从车内拎出件带兜帽的披风,也不撑伞,翻身上鞍,一人一骑,催马逆着雨片调头回去。
谢竟骑出半里地便发觉王契给他的这“良马”足底并未钉马蹄铁,要不就是才驯化而成不久,要不就根本是匹野马。他只觉得好笑,原来闯进帐中的不是野马,正儿八经的野马倒在这里等着他呢。
野马不惯载重,多走较软的泥土地,最初倒还算适应雨后湿软的山路,然而转上砂土铺就的官道便渐渐开始不服管教,与缰绳角着力要回到林中去,谢竟没有足够的力气顶着风雨与它的蛮力搏斗,只能半拉半拽地溜着深林的边缘走。
十三年前也是在这条路上,他出城去接兄长回京,结果正与林中遇刺的陆令从狭路相逢,狼狈不堪稀里糊涂的一整晚,陆令从嘴上手上把他的便宜占了个遍。
他发现那一夜是他们两人第一回完全抛却礼数教养的壳子,认识一个不轻易示外人的对方,也以彼此的“真我”赤诚相待。后来种种,也许尽由这一夜而生。
陆令从那时身上背着弓箭,口中还不忘指挥他,倒也不算十分落魄,至少比他此时的境况要好些。只不知若他也不幸遇上了这种事,又该如何
谢竟的思绪在看到弯道处的影子时停滞下来,虽然是白日但乌云和林叶几乎遮蔽了大半光源,他看不清前方是什么东西,但他能够辨别出轮廓。
那是一头虎。
野马与他的缰绳几乎同时作出反应,嘶鸣着骤转马头发足狂奔,在林间无头苍蝇般的左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