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2 / 2)

……”

言讫一顿,他侧头看向太子,继续道:“皇储一事,朕……负了挚友……”

“朕已负尽天下人,也不想再补救了。”他苍凉一笑,坦然道,“你今日逼宫,目的是想让朕下诏书传位给宋毓吧?可他十六年来行事乖张、眠花卧柳,声名早已不堪,要名正言顺得登帝位,总得有个理由。”

“可这理由,朕偏偏不给。”徽帝笑了笑,眉眼间退去凌厉,只留下些看不清的执拗。

“陈相一案,不足以动摇朕的地位,而北伐一案你就算有证据,也不敢公之于众。十万人,他们之中有母亲的儿子,有妻子的丈夫,有小儿的父亲,也有同胞兄弟和挚友……”

他顿了顿,像是笃定什么:“因为这不仅仅是朕为了皇权害死同胞兄弟,更是为了一己私利,置天下苍生于不顾。你想与北梁开战,收复国土,最不能失的便是民心。”

他继续道:“故而这些事,你不会公知于众。你也不敢。”

一席话,将氛围推至了冰点。顾荇之薄唇紧抿,眼神含冰。他倏然抬头直视徽帝,释然一笑。

“那便只能如此了。”

绍兴十二年,南祁国内发生了许多大事。

当朝宰相于宫前道上被杀,北梁使臣来访。

同年秋天,被誉为百官楷模的顾侍郎逼宫擒王,将徽帝软禁在南祁宫。

期间东宫太子大闹前朝,于勤政殿内提剑杀了吴相,被顾侍郎以雷霆之姿打入大牢。

自此,长达数月的朝纲清洗开始了……

南祁边境的一间小茶馆内,茶客们听书吃茶,言笑晏晏。其中,不时还有售卖瓜果小食的摊贩窜梭,一派热闹的景象。

高台上,说书先生正说到精彩之处,一拍手中的醒木,堂中霎时安静了不少。

他咂咂嘴,继续道:“谁也没有想到,那个曾经被世人赞颂的朝廷肱骨,竟然于一夕之间变成狼子野心的奸佞。党同伐异,以杀止杀,短短数月内,便清洗了朝中各派势力,一副要自己登基称帝的架势。

“然自古以来,邪不胜正;民族危难存亡之际,总会有那救民于水火的仁人志士,拨乱反正,挺身而出。而此人,就是燕王世子,当今圣上。

“要说圣上的英明神武,当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的。

“虽他少时行事乖张,但到底是燕王血脉,国之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他亲率二十万易州军南下,直取金陵,打得那顾奸佞丢盔弃甲,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