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和去瞧了几回,瞅见范爹打南边儿长着几颗桃子树的地里松了一块儿地皮出来。

范守林同他说,他不是舍不得拿好地出来种。

他虽不曾种过蒻头,但这般像芋头一样的东西,种起来定也有不少相似之处。

芋头不耐积水,果实都是埋在土里的,不似豆子稻谷一般结在外头,大块儿膨起来的果实经水泡久了势必腐坏,蒻头也差不多。

这处是个小斜坡,不易积起水来。

但蒻头同芋头不同的是,芋头喜光,而蒻头却是打山里掏回来的。

蒻头在山上长得好,多是不喜厉害的太阳光。把蒻头栽在果子树这样的半阴环境下,周遭又有树木,易落叶腐烂做肥,算是仿照山间的环境。

至于旁的,他得种来看,才可慢慢总结出门道来。

“爹,你当真是擅种地。”

康和听得这些门道,由衷的赞了一句。

范爹吃了一口水囊里的茶水,笑道:“俺旁得不行,种地却还是有些盘算的。家里头就那么几亩田地,若不是有些种地经在心头,如何够一家子几张嘴吃喝。”

虽是有范景补贴家用,但这些年,家里头鲜少有另外拿钱再去买米粮的,自家这几亩田地在范守林的手上,种出来的粮食缴纳了赋税,紧着点儿,还是够一家子吃,又还养猪养家禽这些。

年生好的时候,还能有多的拿去卖了换钱,便是灾荒年里,地里的收成总也能比别家强些。

许多时候,村里的庄稼汉都要来问他甚么时候下种子,如何下才好。

没点儿东西在身上,他如何会爱出去跟人吃酒的,连点儿能侃的谈资都没有,当真是干吃闷酒?

只他再有种地门道,田地到底是不多,侍弄出朵儿花来,也是不如村里那些有二三十亩地的人家。

康和得晓范爹有不错的种地门道,也便更放心地里的事儿了。

眼瞅着天儿暖和起来,积雪的山头有时候也能瞧见了,估摸着要不得多少日子,山顶的雪便化了,届时他跟范景便要重新上山去。

趁着进山前,康和把年前弄出来的干粉给搬了出来,预备做成粉丝。

葛根子出了十八斤粉,蕨根出了十二斤,几百斤的根子也就出了这点儿东西,且还是秋冬时节,根子最好出粉的时候,若是换做春夏只更少。

抛开年节上送了些给亲戚,如今手头上葛粉还剩下十五斤,而蕨粉更贵重些,不是最亲的那几个,都没舍得拿来送,便还剩了十一斤。

康和收拾了一番,预备好一只钻孔的葫芦瓢,冷水盆,以及竹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