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然牢骚多,办事却很有一番效率,把当地的情形摸清楚后,重新选自己的人马组建,便于办事。

而宁樱也没闲着,空闲的时候会到街巷转转。

当地人嗜辣,就算是做腌笋都会放不少茱萸,宁樱从中得到灵感,觉得可以尝试卖火锅,说不准有销路。

入秋后她便跟蔡三娘做了一锅出来,红油滚沸,表面上浮着不少花椒,色泽鲜亮,闻着辛辣香浓,叫人看着嘴馋。

李瑜下值回来也作死地想试一试,他平时不怎么吃辣,宁樱给他备的没有那么辣。

那厮偏要挑战他的底线,于是半夜接连跑了三趟茅房,大清早又跑了一趟。

整个人都萎了。

看他无精打采的样子,崔氏又气又笑,嫌弃道:“二郎真是作死!”

服用过止泻的药物后,下午李瑜的精神才好了点,去前头办公坐在椅子上总觉得屁股痛。

王县丞见他不大舒服的样子,好奇问:“明府这是哪儿不舒服吗?”

李瑜憋了憋,不答反问:“你们这儿的人家家户户都能吃辣?”

王县丞点头,“对,不管男女老少,都嗜辣。”又道,“这跟地域有关,冬日里湿气重,辣能活血通络,祛湿散寒,故而家家户户都爱辣口。”

李瑜看着他,不禁萌生出不能让他一人遭殃的念头。

于是趁着某日,宁樱和蔡三娘备了好些热辣锅子请府衙里的差役用,现下天气冷了,吃热腾腾的锅子最是适宜。

一口陶锅,一个红泥小火炉就足已。

几人围一块儿,谈天说地,颇有一股子江湖气。

当时他们就在府衙里用的锅子,菜蔬,羊肉,猪肉等荤食一应俱全。

人们个个围着陶锅吃得热火朝天,大汗淋漓。

李瑜看到那情形不禁生出怀疑,庖厨里的蔡三娘也很高兴,同宁樱道:“看来当地人受得下这饮食。”

宁樱点头,“当初我在扬州那边,本地人受不了这般辣的口味,哪曾想在这儿却找到了根儿。”

蔡三娘蠢蠢欲动,“若在这里卖锅子,应是能卖动的。”

宁樱笑道:“晚些时候便试一试。”

稍后她出去看李瑜,却见他同王县丞坐在一块儿,一个劲问他会不会吃坏肚子。

王县丞则一个劲儿回道不会,似觉得那涮羊肉过瘾,又捞了不少进碗里。

李瑜瞧着不禁肉疼。

他这县令一个月的俸禄可经不起自家媳妇儿造作,迟早得被她造垮!

生平第一次,那个傲娇的小公主深刻地意识到赚钱好难,挣俸禄也好难!

作者有话要说:

我觉得会有一个鲤鱼精给自家崽换尿布嫌弃到怀疑人生的表情特写。。。

第56章番外:食肆和揣崽

官不与民争利,这是大雍端到明面上的规矩。

但各世家贵族仍有自己的商铺田产,多数都是让家奴出面打理,主人家则在幕后操作。要么就是挂到远房亲属的名义下,只要不是危害到民生百姓,朝廷不会盯得太紧。

隆冬的时候宁樱以崔氏的名义寻了一家铺子尝试卖锅子,那铺子不大,能同时容纳十二桌人的样子。

有了先前在扬州的经营经验,平时翠翠不大聪明,却在这方面成了师傅,懂得安排人手干差事了。

定制桌椅、陶锅等物皆是宁樱自己画图纸安排下面的人去办差。

不仅如此,她还特地租了一户宅院,方便与食肆进出。

为了调配出更美味的锅底,她亲自搭配各种香料反复尝试,和蔡三娘兴致勃勃折腾,时不时让周边的人们品尝,看哪一种更受青睐。

覃州这边听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