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各有当也。”另一条也指出她“过于从夫”,同时强调“其心术慈厚宽顺,竟可出于阿凤之上”。全书里面,唯一能体谅善待赵姨娘的,也就是尤氏一人。尤氏第七十六回跟贾母说,她已嫁给贾珍十来年,奔四十岁的人了,但她仍多少保留着点少女的柔肠,将她列入《金陵十二钗副册》,还是说得通的。第七位,我认为是邢岫烟,贾赦那一房的邢夫人的一个侄女儿。她在书里面有一些不可以轻视的情节,比如她和宝玉谈论妙玉,很重要。邢岫烟虽然家里穷,但她是正牌小姐,应该入副册。

还有两位小姐,李纹排第八位,李绮排第九位。她们是李纨寡婶的两个女儿。她们和邢岫烟、薛宝琴都一度到了贾府、进入大观园,和贾宝玉及其他原住大观园的小姐们一起吟诗、赏梅、聚餐,有过一段很美好的生活。这两个小姐也是正牌小姐,她们虽然不属于四大家族,但是和四大家族有姻亲关系。

还有两位,一个叫做喜鸾,一个叫做四姐儿,分别排在第十位、第十一位。这两位小姐是在贾母八旬大寿的时候,随她们母亲去给贾母贺寿的。她们都是贾氏宗族的远支后代。贾母一贯喜欢女孩子,祝寿时有些亲戚带了女孩子来,贾母一下子看中这两位,“生得又好,说话行事与众不同”,就把她们留下了,让她们在贾府多住几天,玩一玩。为此贾母还发了命令,贾母说我知道咱们府里人都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会觉得她们家境比较贫寒,就小看她们,贾母让大家一定要拿她们跟府里的小姐们一样对待。这两个女孩里的喜鸾,还在大家面前说了天真烂漫惹人发笑的话。她们不会是随便那么一写的人物,八十回后,她们应该还被提及。

排第十二位的是谁呢?应该就是傅秋芳,想起这个名字了吧?第三十五回,影影绰绰写到一位傅家的小姐,她哥哥叫傅试,从谐音就知道是趋炎附势之徒,当着通判那么一个小官,拜在贾政门下充门生;傅试为了把妹妹当做发家的本钱,不找到一个大富大贵之家,绝不把她嫁出去,小说里面提到她的时候,她已经二十三岁了,傅试本想把妹妹嫁到比荣国府地位更高的豪门里去,但是那些贵族嫌他穷酸,不理睬他,他就打贾宝玉的主意,时不时派婆子到府里给贾宝玉请安。

傅秋芳比贾宝玉差不多大十岁,仅此一点就绝无嫁给他的可能,但是贾宝玉知道傅秋芳“也是个琼闺秀玉,常闻人传说才貌俱全,虽自未亲睹,然遐思遥爱之心十分诚敬”,当然,这里的“爱”并不是情爱,贾宝玉对任何未受污染的宝珠般的青春女性,都十分珍爱,在这一点上论,他是个泛爱主义者。曹雪芹又特别写到,去给贾宝玉请安的傅家婆子“极无知识”,但是她们离开怡红院以后,有一段重要的对话,她们虽然是以愚昧的口气举出一些亲见亲闻和旁人告知的例子,来论证宝玉“外像好里头糊涂,中看不中吃”,但读者读了,就会觉得宝玉那“情不情”的胸怀比如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真达到了一种至高的境界,那么那两个婆子回到傅家,肯定会在傅秋芳跟前说起,傅秋芳应该是有慧根的人,她对贾宝玉,也就会“遐思遥爱之心十分诚敬”吧。曹雪芹写下这些,埋伏下一个傅秋芳,更绝非赘文废笔。在后面第一百回至一百零八回里,他会写到傅试狠心把傅秋芳拿去给“枯骨”般的老色鬼忠顺王填房或作妾,而傅秋芳也就因此在贾宝玉蒙难的时候,能为他取得遣返还乡的令牌,使金荣的阻挠落空,宝玉得以脱离监狱,急速南下。她入《金陵十二钗副册》,理由十分充足。

再回过头来说薛宝琴。有人跟我讨论,说薛宝琴未必有资格入册,因为第五回写得很清楚,所有这些册子,都存在一个薄命司里面,可是薛宝琴不薄命啊,你看书里面的描写,贾母对她多喜欢啊,她形象多完美啊,而且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