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嫁给了梅翰林家,在翰林府里当少奶奶,多享福啊,她不薄命,因此任何一个册子里,都不会收入她。
我认为薛宝琴也是薄命的。她到贾府来的时候,家里情况就已经不是很好了,薛姨妈跟贾母介绍她家里景况,第一句就是“可惜这孩子没福”,她父亲是个游商,虽然带着她到处逛过,使她眼界不凡,但是她父亲已经故去了,她母亲又得了痰症,过去认为痰症就是不治之症,形同等死。她哥哥把她带到京城,要落实把她许配给梅翰林家的婚事,前景固然不错,但是前八十回书里,没有写到她嫁成了没有,是一个悬念。那么现在我就告诉你,薛宝琴她实在不幸,在八十回后,会写到她并没有能够成功地嫁到梅翰林家,去成为一个很风光的官员家庭里面的一个少奶奶。她后来的人生道路是很曲折、很坎坷的。
有何为证呢?书里写她诗才出众,一度跟史湘云两个人抢着联诗,技压群芳。我们都知道曹雪芹他为每个角色设置的诗作,多半要从中透露或逗漏出其命运归宿,算在薛宝琴名下的诗,当然也不例外。从她写的诗里,我们就可以知道,她后来的命运绝不像某些人想象得那样美好,她也是红颜薄命。
第五十回,薛宝琴写了一首咏红梅花的诗,有两句是“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在第四回里出现的“护官符”里有“丰年好大雪”的句子,第五回关于黛玉和宝钗合在一起的判词里,有“金簪雪里埋”的说法,那里面的“雪”都是“薛”的谐音,因此,这两句诗前一句里的“无余雪”,其实也就是“无余薛”,意思是说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全都被逐出了“闲庭曲槛”的贵族生活空间,薛家成员全被牵连,没有剩余下的幸运儿。薛蟠先是跟悍妇夏金桂争斗时,失手将其打死,夏家报官,四大家族全都衰败,哪儿还是当年打死冯渊可以满不在乎的局面?被收监严讯,紧接着贾家宁荣两府被查抄,不少事情也牵连到薛蟠,罪上加罪,就被判了死刑。薛宝琴的哥哥薛蝌不仅不能为堂兄求得救援赦免,自己也被追究,倾家荡产地使尽银子,才终于算脱卸罪责。那时候薛宝钗早抑郁而死,薛姨妈在获悉薛蟠死罪后,惊恐病亡;而梅翰林家,跟锦乡伯家、神武将军冯唐家等“月派”贵族一样,也都受到皇帝追究打击,薛宝琴哪里还能成为梅翰林家的媳妇,哥哥薛蝌带着她,离开京城往南方漂泊。那么在漂泊的过程里,在“流水空山”之间,遇到了谁呢?“有落霞”。前一句里的“无余雪”最后一个字是谐“薛”的音,那么后一句最后一个字,就是谐“侠”的音。有人会问:《红楼梦》是部以写闺友闺情为主的书,里面有侠吗?是有的。畸笏叟有条批语说:“写倪二、紫英、湘莲、玉菡侠文,皆各得传真写照之笔。”倪二、冯紫英、柳湘莲、蒋玉菡就是“红楼四侠”。“分离聚合皆前定”,那么,薛宝琴在江南,跟哪位流动的侠客聚合了呢?就很值得推敲。
第七十回,公子小姐们填柳絮词,薛宝琴填了一首《西江月》。里面有两句是“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什么意思啊?我在前面讲座里面多次告诉你,“三春”指的是三个春天,也就是三年,三年的什么事业啊?就是“月派”想搞政变,夺取最高权力,成功没成功啊?“付东风”,这个事业筹备三年一朝破灭,最后被“东风”给扫荡了。因为梅翰林属于“月派”,被皇帝处置了,那么薛宝琴嫁给梅家如果说是一个梦想的话,就完全落空了。我在前面讲座里说到过,在曹雪芹的这个文本里,“月”是有象征意义的,“梅花”傍着“明月”,“月派”失利,一切就都泡了汤。薛宝琴没能嫁到梅翰林家,被她自己这首词预言出来了。这个词后面还有两句是“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就是她从江北颠沛到江南,发现南北都被忠顺王那样的效忠皇帝的“日派”势力控制,令她觉得窒息,她自称是一个“离人”,即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