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议皇亲勋贵与各级官员可以免税的田地额度吧。”
又一阵沉默后,其他人开始小声讨论起新问题来。
庆阳再次感受到了父皇的一言九鼎。
既然革新已定,庆阳不再操心此事,只等着陪父皇看中书省最后拿出来的新政折子,未料次日去给母妃请安时,母妃紧张地把她拉到内室,问:“太子又犯什么错了吗?昨晚你父皇发了好一通火,一直在骂太子。”
庆阳:“……父皇骂大哥什么?”
丽妃更小声了:“骂他蠢。”
皇上叫她过去共用晚饭,丽妃就去了,吃饭的时候皇上瞧着还正常,躺到床上才开始翻来覆去地似有烦心事,弄得丽妃也睡不好,只好小心翼翼地问一问,结果皇上就像憋了一肚子火终于找到壶嘴一样,坐起来把太子骂了一通,也没有别的词,就是不停地骂太子蠢,还有他怎么生了这么几个糟心儿子。
丽妃跟女儿说这个,是希望女儿能帮太子说说话,把皇上哄好了,大家的日子才都好过。
至于为何不是她自己劝,她连皇上生气的缘由都不知道,瞎劝只会火上浇油。
瞧瞧,她才说完,女儿就好像什么都懂了。
庆阳是懂,但这事她劝不了,大哥肯定是被那些不想改革的文臣的危言耸听吓到了,在父皇面前说了父皇不爱听的话。
别家宠妃:恃宠生娇作威作福。
秦家宠妃: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哈哈,100个小红包,晚上见~
[68]068:“你大哥再仁下去,朕恐怕要改名秦始皇了!”
中书省的革新折子还没有拟出来,六月二十六的早朝上,兴武帝连续颁布了三道旨意。
第一道旨意,兴武帝命中书省将沈富仁一案的详情及判定发榜张贴于大齐各州郡县镇村,公告天下。
第二道旨意,兴武帝命中书省昭告天下官民,为免百姓再因类似缘由聚众闹事,凡百姓因畏惧前朝苛政将田地投献、挂靠给皇亲、勋贵、官员、士绅用以逃税的,限期在兴武十二年三月初一前改回自家名下,超过期限不改的百姓、拒绝无条件还田于民的皇亲勋贵官员士绅等一律按抗旨治罪。此诏书与沈富仁一案同时同地张榜公告天下。
第三道旨意,兴武帝命户部十三州清吏司分别派遣三名官员为钦差,前往所辖各州主持当地官民清除挂田陋习一事并重新绘制各州鱼鳞册,各州钦差皆安排一千御前军听其差遣,如有必要钦差可先斩后奏,随行御前军千户凭圣旨与御赐金牌可临时调动当地各级驻军配合钦差清查田地。京师辖地由户部直接负责。
大殿空旷,帝王亲口宣读的旨意几度回荡,振聋发聩。
如果说之前还有官员盼着皇上回心转意放弃推行新政,这三道旨意一出,这类官员彻底死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