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她说得有道理。
于是按照她的话去了,去了那局势诡谲的承天府。
后来在湖广就发生了一件事。
湖广总督贪墨案,这件事又导致了很多人的仕途结束和人生结束。
这些很多人里就包括慕若昭。
第七章
湖广总督是我的上司,是一个不怒自威的老头,长得很气派。说实在的这个年龄还在官场的人不多,毕竟不是死了就是跑了,他难得还在这个位置上,而且看起来精神头还不错。
这个人是慕若昭也是推荐上去的,我去报到的时候这老头看起来倒是和颜悦色,笑呵呵地看着我说后生可畏。
真是抬举我了。
“推广国策是个技术活,”老神在在的老头这么说,我总觉得他的眼神看起来像是在怜悯我,“姚大人可要小心了。”
我觉得他说得对。
因为地方豪族兼并土地太严重了,这种情况下要清丈土地重录税赋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不清丈土地谈改税赋就是痴人说梦。
慕若昭要把装进地主豪强口袋里的银子拿出来,放到皇帝的口袋里,我说不清楚到底在哪一方的口袋里更浪费一些。我只知道那个所谓的纲银法对我来说是个烫手山芋。
盘根错节的关系牵系着所有人,而推广纲银法则意味着把这些人全部得罪,这么一想慕若昭真是可怕的人,她为了自己能够把理想走到底得罪了自己的朋友和老师等等人,这是作为阶级的背叛者从别人手下夺取利益。
但是她又很真实,这就是真实的一个接受过应有的教育的士子在最初进入官场时应该会拥有的抱负,只是大部分人都变得彻底了而已。
慕若昭在我赴任前叮嘱我尽快把纲银法落实,我到承天府发现处处掣肘,没办法就只能一层一层打点,做得很慢。
最后娘给我的那点银子没有一点被拿去买吃的,我还当了点首饰进去。
直到我上任的第二年湖广长江洪灾,闹了饥荒,整个承天府都拿不出粮,我看着节节上涨的粮价和没钱买粮、饿到一把骨头只能把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土地卖出去的农民,才敢下狠手去治这片地方。
那个女人说的话有道理,确实要经历这么一遭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什么。
百姓买不起粮食就回去卖田,卖田就没有粮食,到后来就去做地主家的佃农,按户算的一部分税永远都收不上去百姓更不要说了,不饿死算好了,家里能卖的都卖了,卖完赖以为生的土地后,就开始卖儿卖女。走到路上全是面黄肌瘦的孩子和大人,一吊铜板就可以带走一个人,买卖的不是人,是牲口。
我不是太想回忆那段时间。
成批的公文,阴沉的天气,所有人都严肃不安的脸,官府的粮仓支撑不了太久,没办法,就去找城内豪族募捐,实在没办法就去隔壁州府借,到处调粮,结果发现大家都没有粮。全省人都在这种随时会断粮的恐惧下过活。
然后等朝廷的赈灾粮发下来一看,还是缺斤少两的,再查一查还有一部分是雨天烂掉的。
那段时间不要说百姓了,我自己都吃不上饭。几个州府连夜派人上宣政使司,男的骂,女的哭,到处打欠条,好不容易才筹到了足够的粮,几个受灾严重的地方总算是支撑过去了。
我们做不到救所有人,我们只能问心无愧地做到能做到的最好。
可是我做不到问心无愧,而是我只能做到这一步。
再多的我做不到了。
大家那段时间天天清汤寡水,看太阳都觉得像是肉包子。交通恢复以后第一件事是吃顿肉,开饭那天整个衙门像是十年没吃过肉一样。
饥荒过去后就要开始修路修桥,现在钱也没有粮也没有,我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