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热爱这项运动的小孩大都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较重,而且老师的家长制作风严重,大家只好在中午放学或是晚上放学的时候在自家门前的空地上玩。时间是有限的,而学习和娱乐是无限的,为了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学习和娱乐的统一,我们这些小学生使出了浑身解数。

胆小不敢旷课的就不吃午饭,不午睡,以一种类似修行的姿态加入到这项运动中来;胆大的就不上课,把全部的时间都投入到其中;也有结合得好的,端着饭碗来打弹子,既不耽误吃也不耽误娱乐。每次打弹子游戏开始后这类朋友就会猛扒拉两口饭,然后把筷子垂直插在碗里放在一旁,一边嚼着一边打。后来这种方式渐渐流行起来,不但住得近的小孩端着饭碗来,连一些住得较远的小孩也端着饭碗走个小一里地来参加。一时间楼前的空地上一到中午或晚上,就会摆一溜插着筷子的碗,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个比较怪异的场景,好像有人在祭神。不过这种方法虽然节约时间,却不利于消化。主要是时不时有些沙子混在饭里,而且当时虽然住楼房,但是某户人家放养一两只鸡也还是默许的生活习惯,所以很多小孩的肠胃都出现了问题,集中表现在上课跑肚上。现在看来勉强可以算作小学生“弹子迷”的职业病。

当时的小学不像现在的小学,出了校门就各走各路。那时的小学势力范围很广,并且势力渗透到学生家中。消息传递得非常快,比时下的短消息快多了。有一段时间,大致是在街边电子游戏厅风行之前。学校突然禁止玩弹子,家长积极配合,那真是一段黑暗的时期。不过有次寒假,下第一场雪的时候,我和几个执迷不悔的“弹友”在雪地里过瘾。正当情到酣处,恰巧班主任路过,当年的班主任多是文学愤青,多愁善感,一看见这情景顿时被感动了。后来学校打弹子解禁,一半是因为电子游戏风行,老师普遍认为学生玩电子游戏不如打弹子;另一半原因却是这位班主任的努力。

弹指神通(2)

打弹子重新风行后,自己作为“元老级”人物,不但家里的跳子棋旧的换新,有些花色还多出好些来,盒子都盖不上了。不过,家里时不时有些输不起的小孩来闹,哭着要我还赢的玻璃球,事情便闹大了,家里也知道了,但觉得打玻璃球总比玩什么电子游戏好,况且我几乎没怎么输过,也就随我。时间长了,慢慢地住在附近的自觉技术不错的小孩便慕名来挑战,我自是每战必胜,可惜打玻璃球没有武林盟主一说。作了一阵独孤求败,觉得没意思便收手了。偶尔,爸爸觉的跳子棋里哪颗玻璃球成色不好了,我才会下楼去玩几局。

弹指一挥间,十几年过去了。如今城市里再难见裸露的土地,打玻璃球的游戏也就无从玩起。时常会想起过去在地上爬来爬去和一群伙伴打玻璃球的日子,也会为现在的小孩不能玩这样的游戏而惋惜。但是每个时代都有着独特的烙印,而每个时代的儿童也有代表性的游戏。那一颗颗小小的,五彩缤纷的玻璃球里,浓缩着的就是我难以忘怀的童年,也是我们那一代人无法磨灭的童年回忆。

变形,出发(1)

童年与玩具总是紧密相连。

那时候,我们心爱的玩具,不像现在这么花样繁多,每一种新玩具的出现,都能引起长时间的狂热。像女孩子晚上睡觉也不忍释手的洋娃娃,男孩子不知疲倦地打来打去的玩具枪。而无数次出现在我童年梦中的玩具,就是变形金刚。

提起变形金刚,相信那一代人都还记得擎天柱大哥,记得友善亲切的大黄蜂、自以为是的红蜘蛛;都会瓮声瓮气地说一句:“激光鸟……轰隆隆……”都忘不了那最经典的两句台词:“汽车人,变形,出发!”“霸天虎,撤退!”可当时怎么也不会想到的是,它对我的影响竟然持续至今,而且还将一直继续下去。

记得动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