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过于深入地探讨我们这一代人的特质,因为诸如此类的论断已经太多太多,简言之,七十年代人现在正处于一个最有潜力,但也最有压力的时期,事业上、家庭中莫不如此。而偏偏这一代人身上从小就铭刻着由时代造成的矛盾烙印,开放与保守的矛盾,进取与稳重的矛盾,传统观念与时尚潮流的矛盾,良知未泯与龌龊现实的矛盾……这许许多多的矛盾体,让我们在面临选择时难于决断,承受压力时无所适从。
这个时候,让我们索性静下心来,怀怀旧。
怀旧是一剂中药,它不能让七十年代人药到病除,更给不出解决上面那些实际问题的锦囊妙计;它所能做的,只是让我们找到自己的“根”在哪里,让我们固本培元,凝神正气,从而在面对现实时,有一份平和的心态,有一番冷静的判断,有一个坚定的选择。
就像“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看到家,看到母亲慈祥的脸,心里自然就踏实了,脊梁也挺直了,家,是我们的根。
回头看看我们曾经走过的岁月,同样,这也是我们的根。
把根留住,一路走好。七十年代人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是为序。
二零零六年十一月一日于半鱼斋
70年代的偶像色彩(1)
[img][/img]
70年代的偶像色彩:我们也有自己的明星
我基本没有偶像过谁,但是偶像却一直像生命中的色彩伴随着我。
绿色,一个新鲜的偶像时代。
那应该是读中学的时候,齐秦、《啤酒雪茄顶呱呱》之类的才来没多久。那个叛逆的年纪,跟随着高年级或者社会上的年轻人,一概以绿军装为荣,绿军帽里面得塞上报纸,武装带一定要带编号的,黑布鞋,军挎上面绣着各种文字,如:仇、恨、龙、虎等。绿色是我的第一个偶像颜色,以致于我现在回想那段时间的生活,好像天空也是绿色的。如果一定需要,我可以说出很多关于那个时代绿色的偶像来:齐秦的第二个专辑封面上就是绿色的背景;那个时候随便放眼都是绿色的植物,虽然品种没有现在这么好,所以那时候的MTV很多都是在绿色的野外;为了竹子开花,被程琳感动过……
绿色也是个充满希望的,生命的颜色,一切都那么的新鲜,如同我在86年的某一天畅想未来时的心情,如同2004年看见好友女儿天真的笑脸。
红色,一个激情的偶像时代。
崔健《一块红布》,电影《红高粱》,红色的春节联欢晚会。当生命诞生,开始发育发展的时候,激情、思想、性格就好像岩浆一样火红地喷发出来。曾经幼稚地认为如果没有崔健、王朔、张艺谋,中国的文艺将倒退100年。
为了配合崔健头上那块红布,也曾经有过红衬衣、绿军裤、黑布鞋的打扮;为了赶上王朔的痞子样也曾经穿过红色的拖鞋招摇过市;看了《红高粱》也曾经在黑板报上只留下一个大大的“红”字。那个时候无所畏惧,什么都不怕,只怕老师和家长不允许再穿着红衬衣,红拖鞋到学校里面写那个“红”字。
红色是个激情澎湃的颜色,当一切归为沉静,红色也便成了记忆中一抹娇艳的花朵,怒放在某个角落;直到有一天你路过才发现这红色曾是那么的不可一世,黯然神伤起来。
蓝色,一个纯洁的偶像时代。
《大海那边的歌声》-第一个港台MTV合集、小虎队、草蜢,现在说起这些名字也都是蓝色的感觉,挺纯,挺真的。心仪的第一个女孩子也是蓝色的,那天她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很夸张地带着两个蓝色的气球来上课。
这个时期已经没有了偶像的概念,但是比起现在错综复杂的偶像来,还是可以用手指数过来的。当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