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叮嘱我们。
风筝就从楼后的空地上起飞了。“这样,这样举着。小笨蛋。嗯,高点,再高点,手拿松点,不要乱动。”在父亲的指导下,我兴高采烈地做他的副手。“飞起来了,飞起来了,好棒呀!”我大声喊着,并且还挥舞着手傻蹦着。父亲也挥动着手中的线,慢慢向后退着,我俩越走越远。我的视线舍不得离开风筝一眼,可又不得不时而看一下脚下不平的草地。
终于,父亲停了下来。风筝太高了,比我们的楼房还要高出许多许多。“累了吧?”“不累,一点也不,爸,你累不累?”“我也不。”这时我才发现,别的孩子也在为我们欢呼呢。天空中已有越来越多的风筝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了,只是他们太低了,简直不值一提。望着我的“宝贝”,我太自豪了。仰望身边这个伟大的人,这是我的父亲。
我关注着我的“大将军”。这时的父亲倒没有特别兴奋,只是平淡地笑笑。“这是什么风筝?”我问。“蝴蝶(贴)儿”“什么?是蝴蝶吧!”“是蝴蝶(贴)儿。”父亲强调着。“小时候我表哥就是这么给我做的。我们一起放过的。”“干吗要自己做?别人都是买的,是不是你们小时候买不起呀,才自己做?”我天真地问道。“我知道,我知道,自己做的风筝会飞的又高又好,买的可不行。”我又抢着回答。“明儿啊,教给你,这个叫自-强-自-立,自-力-更-生。做人要自强自立才好。以后你这样的独生子越来越多了,要记住了。”“嗯。”我心不在焉。“看那个,还有那个怎么比我们还多了两个纸条?”我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肚子不满。“那是尾巴,咱们的加上了,会更高的。”“那我们试试看。”在我的建议下,我们又重新加工了我的“大将军,大宝贝”。我总嫌父亲加的短,就两条那么短的尾巴,牢骚不断。可实践证明,效果简直太棒了。
孤独的风筝(2)
没过多一会儿,我渐渐地开始担心了。因为我的“宝贝”又高又远,已经在楼后面,快看不到了。“别飞了别飞了,我要看到它。”我着急地推着父亲,“求求你让它回来吧。”我要哭出来了。可父亲还在送着线,并没有收的意思,“风筝多好呀,自由自在,线断了就真的自由了。”父亲好像自言自语,表情喜悦但又平和。“不要断了,我不要。爸爸快收回来吧,我还要看到它。”终于,线到了尽头,我们开始收线了。“哈哈!”我心里暗喜着。看到远处妈妈在阳台上挥手,好像在示意我们该回家吃饭了。我扒着父亲,凑到他耳边说:“妈妈在叫我们呢,我们就装着没看见,噢,再玩一会儿。”“嗯。”我俩都偷着笑了笑,美滋滋地看着远方我们的宝贝。接下来我们一家人又放飞了它一次。之后我就把它藏了起来,谁都不让动。自此再也没有放飞过它,因为我很怕把它放丢了。这就是我生平惟一的一次和父亲一起放风筝,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快乐的一次。从那以后,每当看到风筝,我都会想起父亲,相信他同样也会想起我。
一年后,我开始回老家过年,也渐渐开始知道一些父亲的事情。父亲自小被转送他人,在一个穷苦乡下生长,直到养父母去世,他从未真正感受过一个普通家庭的温暖。直到有一天被亲人找到,才知道自己的身世,那年他已经二十多岁。眼前就是自己的亲人,可还是陌生的。孤独呀,我自小就能从父亲的眼神里看的到。父亲曾经和亲大哥在同一所中学念书,也来过老家这里,但那时却毫不知情,命运就是这样的捉弄人。
可回忆以往点点滴滴,父亲却从来没有埋怨过什么。父亲今生最珍惜、最宝贵的就是眼中的亲情,并且他还把善意全部给予了身边的每个人。想到这里,我感觉失去父亲的自己也是孤独的,但并不是真的孤独。我是幸福的,有这样一位令人尊敬的父亲,我是多么的骄傲!“石像面善,更名良厢(像)。”“良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