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老兵突然开口:“你说咱的脑袋,在他们戎索得标个什么价?”
众人来了兴致,七嘴八舌,胡乱猜上一通。
孙七明道:“队正这样的……肯定低不了。怎么得十两银子吧?”
吕迟听完这话得意得很,丝毫不觉得晦气,甚至觉得他说少了。
秦无疾沉默良久,都在静静听着他们说话,此时突然开口:“队正。”
吕迟歪脑袋看他。
秦无疾淡然开口:“队正第一次杀人是什么时候?”
他此话一出,围着篝火的一圈人都静了,齐齐调转脑袋盯住吕迟。赵阜夸秦无疾:“问得好。”又催吕迟:“赶紧讲讲。这我都没听过!”
“我第一次杀人?”吕迟抹抹嘴。“那可早了。”
【作者有话说】
下一章,有些吕迟小时候的故事。
--
作者小揭短: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徐陵的《关山月》和李白的《关山月》拼凑而成的四句。作者不会写诗,作者只会抄诗。
29 野乞儿
◎小孩转过头,琉璃似的眼睛空洞洞地看着他。◎
世上人有千千万, 各有各的命数,有人生得金贵,便有人生得轻贱。
流落雁门关的军卒大多是后者。
若就此回看吕迟这十几年的经历, 他应当也算作命贱的一类, 却几乎没什么愤愤不平的心思。
他甚至偶尔会觉得, 做条天生命硬的野狗也挺好, 破石而出, 天地不管, 岂不比谁都轻松自在。
好命贱命都是命,单看人怎么活。
“吕迟”这个名字,是他长大后才得来的。
在被戎索人虏去关外草原做“庸卓勒”之前,他原本是在马邑城中流浪的孤儿, 无父无母, 无名无姓,以拾荒偷盗为生,乃是个极难对付的小乞儿。
吕迟那时候大概有六七岁,瘦得只剩一身骨头架子, 饥肠辘辘地在城墙根底下与人没日没夜地打架, 揣着颗不受教养的野胆儿, 只要不饿死, 伤人杀人都不怕。
他儿时的容貌比现在更显眼一些,更不似个中原人。
小孩子么, 脸小眼睛大,藏不住那对绿幽幽的琉璃招子, 于是比寻常乞儿更招灾祸。
马邑城中有人传他闲话, 说他是关外野狼崽儿化形而成的鬼怪, 应要把他抓起来乱棍打死。每隔十天半个月就要这么嚷嚷一回。
吕迟仗着自己身形瘦小, 自要听到有人吵吵嚷嚷地巡街,就猫起腰来四处躲,有条缝就钻,有个洞就藏,活像条滑不溜手的泥鳅。
马邑城中有两三个贫苦出身的妇人,看他这样子偶尔心软,会偷偷收留小孩几日,米面衣裳供不起,但至少能给个屋檐藏身,给口清水续命,叫他勉强有个活路。
吕迟现在还依稀记得,每次躲在她们身边,就能有些许安宁的时候。
家里的爷们儿走了,妇人们悄无声息等上一会儿,见没有折返的动静,便会在外头敲敲矮桌桌角,发出“笃笃”的响动。
吕迟听见了讯号,屈膝从狭窄的草筐、陶土缸子里爬出来,安安静静蹲在她们裙脚边,就能得几口水喝,歇上好几个日夜。
她们偶尔用粗糙的手掌沾了水,搓搓他脸蛋子上的泥皴,不叫他做灰头土脸的花猫,之后捧着他的脸端详,凝视他的眼睛,轻声夸他长得漂亮。
有心肠更软的,还会看着他流泪。
听她们自己说,几年之前,她们屋里也有过浅眼睛的小孩儿,但每个都没有吕迟活得长久。
这些不受人待见的小孩子,大多生下来没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