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2 / 2)

好歹也是快四十岁的人了,你是越老越不要脸。”

崔闲笑得更谦虚了一些,款款道了声谬赞。

--

三日之后。

王祁阳持枪上马,腰佩虎符,奉天子之命出征。

“陇右安宁,便是河东安宁,你当知此行有多要紧。”崔闲送行,当着文武百官,又抹上了一脸憔悴,“都督远征河东本就心力交瘁,莫要叫他腹背受敌。”

“长史安心……老子早就戒了酒。这些年酒葫芦里装的,都是勾注山上清泉水。”

“早年间干了混帐事,多谢长史替我说情,叫都督留我一条性命,贬到燕水口去作校尉。前些年看顾那姓吕的小狗儿,长史说算是我还了人情。但今日王命加身,虎符在手,算是又欠了一回。”

王祁阳将那破旧的酒葫芦系在腰间,又向崔闲拱了拱手,带着刀疤的脸笑出一脸褶子来。

“多谢长史提携。今日之恩,来日便以军功相报!”

--

遥遥看着大军远去,崔闲身边的柴青低声问:“京中危机已解,我们是否要准备准备,动身回河东?”

“谁说要回。”崔闲举目静观,难得脸上不带什么笑意,缓声开口,“天海山胜讯传回京师之前,便没有危机已解的说法。”

柴青同无数河东人一样,不大喜欢京城,更觉崔闲此举涉险:“我看长史不告而留的这些日子,陛下已经不大高兴,只是大战在即顾不得发作。长史身为封疆大员,久不回驻地,时间拖得久了难免遭受非议。”

“今冬苦寒尤甚,都督叫我在京中养病,我一病不起又能如何。”崔闲转过身,往马车方向缓步走去。“他们议他们的,与我有何干系……我旧居边塞身子不好,他们光动嘴,怪我病得久,也没见谁给我送点儿药钱过来。”

柴青追上几步,又低头问他:“就一直病?”

“就一直病。”崔闲满面病气,气若游丝地朝他笑笑,只有眼神尖锐,“病到他们从天海山回来。”

--

茅承望将粮草千里迢迢运到了胜州,李肃生便开始紧锣密鼓地推算手中的粮草,以便辅助河东诸将重新制定远征。

第一眼看到空无一人的鹿州时那惊悚的场面,李肃生不曾亲历,但想想都觉得毛骨悚然,更钦佩关朔的当机立断。

大军驻扎鹿州一日,关朔即刻决定折返,实乃壮士断腕的举动,更是悄无声息地化解了一场足以摧毁河东战力的大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