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1 / 2)

若是昔日下属翻身成了上官,那更是不得了,识趣的人都会有所避讳,最好别再一起共事,否则低头不见抬头见,得有多尴尬。

像秦无疾这样的情况,升官跟炮仗似的,与裘伯修同级而处就算了,他竟还敢亲自开口,把人家吕校尉调换到自己麾下去。

吕迟可是秦无疾曾经的上官,从隘口一路提拔他上来的真伯乐。

一朝得势,岂有他这样羞辱人的?

别奏是有义气的,不爱见背信弃义之人,费解道:“郎将帮他干什么呢。”

裘伯修并未回答他:“我问你,茅大将军喜欢勾心斗角的人么?”

“他可是‘八不将军’。”别奏摇头,“他当然不喜欢。”

“那不就得了。”裘伯修淡然道,“秦无疾曾在我麾下,很守我的规矩;我在茅大将军麾下,便守茅大将军的规矩,同僚有难该帮就帮就这么简单。”

“这……”

“再者说,募兵是要组建朔州军,是也不是?”

“是啊。”

“大都督派茅大将军主理朔州军政要事,眼看朔州军组建在即,我们也要跟着长期驻扎了,是也不是?”

“是啊。”

“那今后若是编制更易,兵马重组,是不是都得从这群新兵里头来选人?”

别奏后知后觉,这才“啊”了一声。

“人家秦无疾夺城有功,拼上性命了,亲自带着中原奴隶从千家万户里杀出来,朔州人感念其德,就是打定主意认他,这才是将军选他去募兵的缘由。”

裘伯修频频摇头。

“军还没组呢,兵还没分呢,事还没做完呢,之后能绕过他吗?这样的时候,闲着没事儿得罪他做什么?”

别奏一听,豁然开朗,心道确实是这个道理,更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不再多言了。

裘伯修开了个好头,口中说过的话更是很快就流传开。

几个郎将后知后觉反应过来,都不再隔岸观火,不仅不再避着秦无疾,还找机会主动将人往南校场送。

秦无疾似乎当真对前些天的排挤毫无察觉,有人来帮忙,人情一并收下,有时间他便亲自登门道谢去。

年轻的郎将态度很是诚恳,不卑不亢,倒全然没有旁人想象中那副一朝得势,目下无尘的轻狂模样。

而秦无疾麾下那“低头受辱”的吕迟吕校尉,更是一点遭人挤兑的样子都没有。

或者说整个南校场,就数他最清闲了。

吕校尉也没别的事做,悠哉游哉,整日窝在一张雕花檀木圈椅里头,翘着二郎腿,等着在靶场上欺负新兵蛋子。

看人射上一箭,他便发表一句评论,说出的话也没什么变动,四个字四个字往外蹦,不是“狗屁一样”,就是“狗屁不如”。

身后站着的小吏埋头苦记,听到麻木了,渐渐琢磨出门道来。

吕迟若说“狗屁不如”,那来人便是有开弓基础的小苗子,倘若日后能顺利入营,可配备步卒长弓,放在阵中足够用。

吕迟若说“狗屁一样”,那小吏就要兴奋起来了,说明眼前的新兵是稀罕人才,有天分,兴许日后可做骑兵重点培养。

朔州奴隶日子过得苦,遭戎索人欺凌数年,难得有技艺傍身,懂射箭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连怎么搭箭都不知道,有资格到这射场来的人寥寥无几。

吕迟面前的人少得可怜,他自然最得清闲。

--

如此几日下来,偌大朔州城,最不高兴的人反倒成了孙秉护。

府军中郎将站在他身边说风凉话:“再这么下去,朔州上下只知他秦无疾,不知孙将军……”

“你说这些废话有何用?”孙秉护打断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