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评论区的大家不要用“圣母”这类的词(如果它代表着纯粹的负面含义)来形容小耶。
89 为戒
◎碎戒为戒,必报此仇!◎
就算奴隶数以千计, 在急于撤退的戎索精兵面前也是螳臂当车。
当茅承望等人还未赶到之际,戎索余兵已经刺穿了防线,打通了逃向城外的道路。
衣颉可汗百经周折, 终于同垓楚汇合。垓楚救得圣驾再无顾忌, 将扳指归还给衣颉可汗, 叫他先行出城, 自己于城门楼外垫后, 接应姗姗来迟的阿什特歇历与库目。
衣颉可汗翻身上马, 马蹄印记一路蜿蜒,生生踏出条血路来。
待到出城数十里,两拨人马皆逃出生天,于坡上汇合。衣颉可汗勒紧了缰绳, 于阔原之上回望朔州战火, 幽幽碧眼含着沉默的阴鸷,在黑夜中隐隐发亮。
“可汗。”侉骨策马来到他身后。
衣颉可汗摘下那枚珍爱多年的扳指。
“这扳指朕佩戴多年,随朕出征漠北,亲眼见证朕坐稳这可汗宝座, 亲眼见证十六部叛众望风披靡, 叫万里草原归于一心。”衣颉可汗目色沉沉, “然而朕志向不止于此。既然如此, 前事之事不可追。”
他已然脱去伪装的戎服,身披雪色长袍俯瞰火光, 侉骨仰望着他,犹如仰望古书传说中的白狼。
“朕心念往日之功, 轻视中原方有此辱!”
衣颉可汗将扳指高高举起, 而后猛地掷于地面。土石坚硬, 黑玉应声而碎。
“中原有个说法, 唤此物为戒。长生天在上!今夜朕以碎戒为戒,终有一日,必报此仇!”
姗姗来迟的垓楚与阿什特歇历等人正听见他的立誓。
垓楚心中大恸,朝他疾驰而去,口中高呼:“大可汗!”
距离衣颉可汗仅仅几步之遥的,是一整晚疲于奔命的阿什特歇历。歇历小王灰头土脸,右臂无力地垂在身侧,他跨/坐在马背上,仰望着大可汗,口中轻声叫道:“库目。”
侍卫长库目策马到他身边:“小王。”
阿什特歇历喃喃道:“大可汗战败了,还能有重来的一天。可是身体残缺,开不得弓,打不得仗的人,又该怎么重来呢?”
库目是个迟钝的人,不苟言笑,从前他护卫在阿什特王左右,后来听从王命,陪伴在这最年幼的小王身边数年之久。很少有人在这护卫长脸上看到大喜大悲的神情,然而听到歇历问出这样一句话,库目却露出了无法言说,也无力遮掩的、巨大的悲痛来。
“我会想办法。”库目坚定道。
只是歇历看上去恍惚而沮丧,垂着眼睛,已经没留心他在说什么了。
--
吕迟遥遥盯着逃亡的军队,根本找不见垓楚的影子,知道还是来迟一步,咬牙骂了句脏话,手持长缰,还想追出城去,却被秦无疾按住肩膀,低声劝道:“战机已失。”
茅承望于城门楼前勒马,亦不再出城,挥手叫麾下骑兵立即接管朔州城防,救治伤残,慰抚遗民,擒拿散落在城中来不及逃脱的戎索贼人。
他余光看吕迟一副不爽快的模样,越看他越像只炸了毛的猎犬,于是并不吝于解释:“方才攻城也有损失,兵马不足,不是贸然追击的时候。”
吕迟不甘不愿:“便就叫那可汗跑了。”
茅承望看了他身后的秦无疾一眼,而后目视前方:“想来秦校尉最开始,也没打算真的做到‘收复朔州,生擒可汗’八个字前半句自是真情实意,后半句,倒像是单说给朝廷听的。”
秦无疾借火光看向他,淡然回答:“将军慧眼。”
茅承望似乎对他的坦诚颇为欣赏,上下打量他许久,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