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1 / 2)

秦无疾惜败,无声无息地发愁,并没有再问。

荧拙饶有兴致地观察着他们的相处,又对秦无疾这中原人的天资暗自心惊。

衣颉可汗上位以来,差人遍寻中原典籍,荧拙耳目通达,嗅到风里的金银味儿,早几年还做过倒卖书籍的勾当,借仆珀中转,辗转将汉语典籍卖往天海山外。衣颉可汗有心学习自己的敌人,可手底下那帮子北蛮子人学起汉话,真真是吃力极了,舌头怎么都捋不直,王命在前,愁得恨不得把脑袋割了。

戎索人天生好动,宁可在暴晒的草原上跑马,也不愿闷在案间咬文嚼字,就算衣颉可汗有心号召,汉文书籍的生意仍是门可罗雀,荧拙无奈,也就彻底放弃了这条路。

几年走商,他看惯了学方块字吃力的戎索人,却没见过学戎索语学得如此得心应手的中原人,这算是开了新眼界。

荧拙在十几步外观察着秦无疾。

这位娑纥商人似乎对秦无疾很感兴趣,清闲的时候总往两人身边凑,不是盯着秦无疾那满脸大胡子看,就是用蹩脚的汉文与他搭话。

秦无疾不驳他好意,有什么不懂就开口问,倒发觉出荧拙的不同来。此人走过的路途遍布诸国,竟是个见识及其广博的人物,讲起见闻滔滔不绝,只是大齐官话里夹杂着戎索语和娑纥语,搅在一句话中缠斗不休,实在难懂,秦无疾面上不动声色,实则倾力去听,倍感艰难。

然而读书修身便是如此,所为艰难玉成,秦无疾攻克困局已成习惯,倒不觉辛苦。

--

跟勤学苦练的秦无疾相比,吕迟这些天很是清闲自在。

夕阳西下,是马邑城难得散漫自由的时刻。

吕迟仍旧躲在破落的土坯房中,抱着腿,赤/裸着双足,坐在破败的毡毯上往窗外看,几条漆黑油亮的辫子从他后脑勺分散下来,搭在长袍上,一直垂到腰间,像是柔顺又有力的藤蔓。

窗外是马邑城破败的街巷,低矮城墙之外的荒原望不到边,叫烈日余晖覆盖上一层金屑。路上疲惫不堪的中原奴隶们披着霞光,久久蹲坐在屋檐下发呆,抱着膝盖,动作跟吕迟出奇的相像。

吕迟曾跟秦无疾说过,他儿时未被掳到草原的几年,一直在马邑城中流浪。

在秦无疾听来,那并非什么值得回味的好日子,但吕迟看起来却很怀念。

他久久望着金灿灿的荒城,甚至哼了几句边城的小调,直到听见秦无疾靠近过来的脚步。

荒腔走板的小调停了,他伸手朝西南指过去。

“看到红柱子了么。那边有个祆庙。我小时候经常躲在那儿,偶尔能寻到些吃的……之前屋顶上还有琉璃瓦呢。”

秦无疾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看到一座低矮而陈旧的小庙庙顶,朱红木上顶着飞檐和罕见的禽鸟野兽,制式与中原截然不同,秦无疾此前甚至并不知道那是座庙宇。

“想是后来又重建了一回,琉璃瓦也叫人偷净了。”吕迟继续跟他讲着,语气很散漫,说话有些前言不搭后语,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从前这袄庙塌过许多次,到最后,十天半个月都没人修,当时好多人都怕冲撞了神明,结果还真是……没过几天戎索人就打进城来了,杀人杀得血都能漫过脚脖子,根本没留几个活口。你说邪不邪性?”

吕迟扭头看他,问道:“你信鬼神么?”

秦无疾弯腰将靴子脱了,学他的样子坐在毡毯上,曲着膝盖:“不信。”

“我觉得你也不信。什么太上老君、观世音菩萨……你瞧着啥都不信。”吕迟晃晃悠悠的,“但我听说中原皇帝信神仙,信得没边儿了,成天叫人搜罗神仙术,还在皇宫里建道观,是有这回事么?”

秦无疾沉默片刻,只能回答:“早些年并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