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小菜,大快朵颐的同时还不忘溜须拍马,“哎哟喂,吃来吃去,还是仙芝的手艺最好。瞧这野菜做的,跟御膳房就不是一个味儿!”
太后娘娘大概是太着急的缘故,吃菜的时候不精心,还挂了一小片碎叶在门牙上。杨太妃见了,就叫宫人们捧了熟水来漱口,她自己也起身去扶韦太后,只不过手上还是摔摔打打的:“谁叫我是烧火丫头出身呢,再不会做个饭,还得了?”
这话三分真七分假,杨太妃是从膳房女官一路做上来的不假,但也绝对不是她口里那种身份低微的小宫女。韦太后一听她自谦身世,更不敢掉以轻心,胡吃海塞的,还多进了半碗饭。
饭后,奴才们把膳桌撤下去了,韦月娥就叫杨仙芝扶她到藤椅上靠一靠。她也是年纪大了,不中用,朝政把她压得喘不过来气,浑身上下,哪儿都钻心的疼。这也就是在垂花宫,当着杨仙芝,她还好意思示弱三分,主动拉起杨仙芝的手,放到颈间最痛之处,恳求她替自己捏一捏。
杨仙芝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嘛,当皇帝的苦,她看在眼里,对韦月娥亦有三分怜惜。轻重得当地替她推拿起来,反惹得后者叫苦不迭:“轻点,轻点,一把老骨头要散架喽……”
她们俩就这样心照不宣闹腾了一会儿,韦月娥才放缓语气,提了提元暮江要娶继母为妻这事儿。
强娶后母,这种事放在一个新晋宠臣身上,怎么都是说不通的。元暮江不要脸,韦太后和她的党羽还要脸,何况后头许多事,只怕都离不了中书台,韦太后身居高位自当以身作则,怎么能任用一个忤逆不孝的败类呢。
“您没听错吧,廉访使真这样说的?我记得小元相公今年才不过二十三,怎么跟大他七岁的继母搅到一起去了?”
听杨仙芝的口气,她也揣测是况遗怜蓄意勾引。
韦太后了然地笑笑,说:“可不就是匪夷所思吗?我听元暮江说话,这档子烂事,竟还是他上赶着的。荒诞不羁,拿自己的前途不作数,现在的年轻人,我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既是男方牵头,这事可就难办了,杨仙芝默了一会子才说:“那就先给他们点厉害瞧瞧。元家那小子不是口出狂言吗,您先治他一个直言犯上的罪名,连同他那个继母,一块儿扔进大牢里。生死当前,人伦大罪,吓也把他们吓死了。”
要真这样简单,韦太后也就不会愁眉苦脸一整天了。朝上正打得火热,她这边不说铲除异己,反而残害忠良,这不是自曝其短,故意给少帝党可趁之机吗。元暮江不说别的,用来震慑百官是够了,银鞍照白马,十步杀一人,真当他这个佞臣是说着好玩的吗?
有这么个人在,朝堂上那些狼子野心的人也有个忌讳,一旦连这样的人物也没有了,那么朝局就又将陷入失控的边缘。这节骨眼上,韦太后这边绝不能出差错,更不能自乱阵脚,以防有心人反将一军。
所以,就算元暮江犯了天大的罪,韦太后也只能保他,除此之外,没有第二选择。
可问题在于,怎么保呢?韦月娥再怎么说也是摄政太后,她不可能知法犯法,明知人伦罪当诛,还徇私枉法包庇元暮江。这种手段拙劣的一时护短就算成功了,也必将为以后埋下惊涛骇浪,堵不住悠悠之口,她这个名义上的副皇帝还怎么夸夸其谈法纪严肃、内政修明,还怎么统御九州、号令天下呢?
所以说,韦太后愁哇,她愁得连声叹气:“难办呐,难办。”
作者的话
鹅儿水
作者
05-19
今天真的超级开心!俺约的书封到了,之前那一版我感觉氛围感还是不对,所以重新定了一版,这个文我想这个月就把它完结掉,所以520番外就先不写了(本来是有时间写的,耽误了两天就来不及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