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1 / 3)

黄昏一到,长廊上映着遗怜的影子,长长的,瘦瘦的,跟小时候一点也不一样。遗怜小时候是有一点胖的,到十岁议亲那年都瘦不下来,况文轩时常带她到街上买糖人糖葫芦,他是哥哥,总还知道让着妹妹,最甜最大的那些,都进了遗怜肚子里。

他们兄妹之间的关系,不知不觉间就变了,就面目全非了。那样纯粹的岁月,珍贵但也稀缺,真正的一去不复回。

况文轩又靠在门上想了很久,最后才说:“这两天,你再好好想想。如果还是坚持要退婚,霍家,我陪你去,家里阿爹阿娘那儿,我也去说。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哥哥跟妹妹的关系,这是一辈子不变的。我只希望,你不要恨我……”说到这儿,他也哽咽了。

遗怜回过头来看他,微笑着说了句:“多谢。”

冯家敲锣打鼓闹了一整天,直到深夜,宾客散了,整座都城才有片刻安宁。

拾掇了两天,家里清爽多了,夜里秋白把窗户打开,只见漫天星辰,忽闪忽闪的,特别可爱。遗怜也从窗下探出头,毫不吝啬对自然风物的赞美:“桃酥蕙香快来看,特别漂亮的星子!”

秋白从架子上取下披风,搭到遗怜身上,说:“这两天搬家,她们都有些累,这会儿想必泡了脚,都歇下了。”

遗怜点点头,也闭上眼睛,开始闭目养神。

“白天绿珠托人过来传话,五少爷的伤,说是好些了,能睁眼儿说话,也能吃东西了。昨儿我看您从匣子里拿了半只山参出来,是要送到那边去的吗?紫团参补养精神是最好的,炖鸡吃也行,泡水喝也行,赶明儿我炖一盅出来,给五少爷送去?”

要不要送过去,遗怜也有些犹豫。送吧,又像是她在故意施展媚术欲拒还迎,不送呢,又怕元暮江真的挺不过这一关,多添一桩冤孽。

秋白见她沉吟不说话,心里便更明白:“绿珠那丫头机灵着呢,托她送进去,对外只说是二太太的吩咐,扯不到咱们身上来。”

遗怜几不可见地点点头:“手脚麻利点,谁也别告诉,尤其不能让元暮江知道,我怕他多想,好容易清静两天,别又弄巧成拙了。另外多给绿珠两吊钱,她那个嘴,我真怕她胡说八道,传到老太太耳里,又是一桩事。”

秋白跟绿珠都是丫鬟里顶厉害的,想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碗药膳还是很简单。无声无息地,参汤就送到了元暮江嘴边。

蕉叶在给伤口换药,喂饭的活儿就轮给了云松,他那嘴就跟棉裤腰似的,一开口就露馅儿。捧了碗儿,喜气洋洋的,一定要元暮江先喝汤:“这紫团山参可是大补,爷今天一定要都喝上。”

话说得这么白,也不怕别人会多想,蕉叶暗中剜云松一眼,埋怨道:“瞧你,爷几天没正经吃饭了,还不先把灌浆包子拿出来,吃饱了再喝汤,那才叫好呢。”

云松闻言,忙又去食盒屉子里翻找起来。两个小厮都有一点笨手笨脚,让蕉叶上个药,疼得人直冒冷汗,喊云松端个饭也半天端不出来。元暮江今天感觉稍好一点了,实在饿得顶不住,就先拿起床头那碗参汤喝了一口。

秋白的手艺,他吃了三四年,不至于认不出来。一口气喝完了才问:“你们有没有听说三太太的消息?搬出去好几天了,也不知道她们过得怎么样。”

云松藏不住话,顺口就接:“三太太好着呢,秋白姐姐也好,您看,这汤就是她们送进来的,归根结底,三太太还是惦念您。”

本来就有人传闲话,自己人还不知道避嫌,这不是授人话柄吗?蕉叶把云松往里挤了挤,自己把话接过来:“爷您好生养身子才是正经,别的事儿,一概不闻不问就成。老太太说了,等您好些了,她就想法子给您在朝上谋个缺,再请人相看一位贤惠大方的少夫人,您这后半辈子,就有着落了。三太太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