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1 / 3)

遗怜困得流泪,迷迷糊糊,还帮霍引渔说话:“霍二那个人,也还行吧,没那么不堪。”

借着话头,秋白还想问问,五少爷今晚是怎么回事,跟中了邪一样,神神叨叨的。低头一看,三太太正趴在枕头上昏昏欲睡,似是很疲累,她就识趣地放下帐子,打手势喊丫头们都出去,供遗怜安睡。

长宁节一过,朝堂上就风波四起。主要还是宣平侯突然递了致仕的折子,大家伙儿始料不及,为这件事吵个没完。

大娘娘尽管忌惮手握重兵的臣子,却不能真的将宣平侯免职弃用。这些年不说边境骚乱,就是皇城安危,也是靠着贺家军辛苦搏杀出来的。宣平侯这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并不只是说说而已,不论威望还是才学,单拿出来,都是可以服众的。

这样名声在外的封疆大吏,猛一下辞官归隐了,不说继任人选,光内外这几张嘴,都要有个体面的说法才行。

韦太后为这事儿,好几天夜不成寐。深夜去乾元殿看了看,听小宦官们回话,说官家这几日睡得好,读书也认真,她又只好拖着金凤蟒袍,回到自己寝宫。

那晚也是凑巧,杨太妃也睡不着,她们俩如今,因为一同抚育官家,多数时间都是抵足而眠。韦太后一进寝殿,就看见杨太妃正趴在一盏羊皮小灯前头捡佛豆,动作小心翼翼的,倒像是看不清。

韦太后不免有些迁怒奴才们,低声呵斥道:“明知道太妃眼睛不好,还给她用那样的灯,一群糊涂东西,诚心气我是不是?”

宫人们赶忙给换了大一点的琉璃掌扇灯,杨太妃听见动静,就自己直起身来,推辞道:“多大点事儿,怎么又生气?我不过是捡着玩儿,专等您回来,才好安置。”

韦太后张开双臂,任由宫人们帮她卸去外衣裤和首饰。一般这时候杨太妃也会帮忙,她跟韦太后两个人在这宫里熬了二十多年,也算是老相识,彼此一对眼儿,就知对方心意。偶尔年轻宫女有服侍不周的地方,惹得韦太后动怒,杨太妃还会帮着说好话。

今天本来无甚异常,偏一个小宫女散发的时候走神,扯得韦太后头痛。韦太后气得不肯再用她,要撵她去杂役房。也是杨太妃自己接过木梳,一下下替太后娘娘顺气,又说:“那么个毛丫头,调教起来不容易,再要换,费时费力不说,保不齐还不如眼前这个呢。”

她说的是宫女,可韦太后却已联想到宣平侯身上。别看太后娘娘一把年纪,她也会使小性,对着知根知底的杨太妃,更是不见外道:“那依你的意思,贺君山这个人,咱们还得继续用下去啰?”

杨太妃嘴角一弯,压根儿不接话茬:“那是您的事,问我作什么?您是副皇帝,我又不是……”

普天之下,也就她杨仙芝敢说这话。副皇帝?韦太后自己都不敢这么说。之前就因为修皇陵闹过一回,要真改了国号称帝,还不知道外头人要怎样口诛笔伐她这个乱政妖后。

不过,送上门来的玩笑话,韦月娥也不会装听不懂。笑盈盈的,她回头问杨仙芝:“我是副皇帝,选了你来做副皇后,还不知足?”

杨太妃没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我可没有那么好的命,头上一辈子顶着人,还皇后?”

说话间,太后娘娘已经梳洗停当。杨太妃一开始扶她上床,她偏不要,两个人斗气般手牵手,一齐在床上打了个滚儿。

杨太妃因为头上还有一只素簪子,躺着不方便,韦太后就出手解围,帮她把头发散开。已经不年轻了,发梢鬓角,斑驳相间的,都是华发。

太后娘娘忽而生了玩心,用食指卷了杨太妃的白头发转圈,低吟说:“仙芝,你今年几岁?”

几岁,好几十岁了吧?宫里的日子是最无趣的,说难捱也难捱,说匆匆也匆匆。杨太妃学着韦太后的样子,也去摸她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