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川朝老人拱拱手,温声道过谢,便一跃上马,朝那小道疾驰而去,身影很快消失在绿意盎然的山林间。
老人在后面欲言又止,无奈地叹了口气。
“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茶寮的伙计将视线收回,麻利地收起桌上行人用过的茶碗。
女主这反转绝了好看
第三十七章 夜探不归山
济城是南北要道,人烟稠密,市肆繁盛,此时虽已入冬,街道上却不显萧条,商铺鳞次栉比,处处熙熙攘攘。
萧琬手牵白马,来到一处酒楼前。
她腹中饥饿,便把马系在门前马桩之上,进店入座。
随意点了两道菜,几个面饼,她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
正吃着饭,忽闻门外传来吵嚷之声。
萧琬抬头看去,是酒楼伙计在驱赶一个乞儿。
乞儿约莫八九岁,衣衫破破烂烂极不合体,脸和手黑乎乎的看不出本来面目,一口牙却是白的,黑漆漆的眼珠,十分灵动。
伙计叫嚷道:“臭叫花子还不走?耽误我们做生意!”
乞儿看着两人凶神恶煞的模样,忙嗫嚅道:“好好好,这就走。”
他慢吞吞地走开,回头往酒楼内看了一眼,在看到萧琬手中的面饼时,不自觉地咽了下口水。
萧琬见他神态可怜,心生怜悯,遂拿起桌上的两个面饼走了出去。
那乞儿一步三回头,见萧琬站在酒楼门口朝他扬了扬手中的饼,面露欣喜之色。
他忙回身冲到萧琬身前,接过萧琬手中的饼,连声道谢:“多谢好心的姐姐!姐姐真是大善人!”
萧琬听到这句话不由得笑了出来,许久没有人叫她大善人了。
她仔细看了下乞儿的脸和手,确认了自己的猜测。这个穿着男装的乞儿,其实是个女娃。
这女娃为了掩饰自己性别,才特意将自己搞的脏兮兮。
这世道,哪怕只是个小小的乞儿,也知道做男子更安全些。
萧琬顿感心酸,目露悲悯之色。她从荷包里掏出一把铜板,悄悄塞到乞儿手中。
乞儿惊讶地看向萧琬,跪下就要磕头,被萧琬拦住。
“入冬了,天冷了你该如何?”
萧琬略微思忖,喃喃道:“城外有一家青云观,你去那试试吧,当个姑子也好过风餐露宿。”
乞儿怔怔了下,没有说话。
历朝历代,很多穷人甚至没有过冬的棉衣,所以每年冬天冻死的百姓比比皆是。这世上无论何人做皇帝,无论盛世乱世。皆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而乞儿的母亲,是难产去世。她本是北地朔州人氏,家乡今年旱灾,饿殍遍野,当地官员却隐瞒不报,百姓纷纷南下逃难。她随父亲一路从朔州乞讨而来,本打算去到温暖富庶的南地过冬,父亲却在济城因病去世。
父亲死在了四面透风的破庙,却死不瞑目,死前把身上能御寒的衣物脱下给了她。
父亲死了,她却连副棺椁都买不起,只能在破庙后挖了个土坑将父亲草草下葬。
将父亲下葬后,她便在济城流浪,白日里乞讨,夜晚便与其他乞儿一起宿在城隍庙。好在她掩饰的好,并未有人发现她女子身份。
她曾遇到过给她铜板馒头的好人,也曾遇到恶言相向冷漠的人。但从未有一个人,像眼前这位姐姐一样,给她这么多钱,告诉她该去哪里。
她弯下腰低头道谢:“多谢姐姐。我知道了。”
对面酒肆二楼,临窗坐着三个男子。其中一个壮汉骂骂咧咧:“这死丫头看来又从王府里搜罗了不少钱财,出来装好人了!那瑞王也是个大冤种,人财两空!那个姓顾的也是色迷心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