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门外那群文臣武将,韦月娥压根就没放在眼里,都是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宿敌了,像今天这样水火不容也正常。真正令韦月娥心生疑窦的,反而是杨仙芝,许多事情她都不确定,她有没有在背后推波助澜……

“仙芝你瞧,我这头上的白头发是不是越来越多了?”

杨太妃闻言,立马站起来,急切地在韦太后的发丛中翻找:“哪里多了?我看还好啊,您是不是又熬夜批折子了……”

韦太后见她是这种态度,便放软声音说:“那我就放心了。”

杨太妃还想问金水桥那边作何安排,韦太后却赶在她问话之前,胸有成竹说:“放心吧,自有人会去料理。”

她口中的“有人”,指的就是元暮江;她口中的“料理”,指的就是打人、杀人、关人。

支持官家的臣子们发动政变,杨太妃和官家一点都不知道吗?好像只侧面提到杨太妃母子并没有参与到这场政治运动中来,但我还是不确定,他们在这件事上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说清。少帝党做事情很多时候只是拿官家扯大旗,官家和杨太妃只是他们发动政变的合理借口,咱们中国人做事不是一贯都讲究名正言顺嘛。至于官家和杨太妃在整场事变中的主观能动性,就是我文章中刻意留白的部分。他们有没有,会不会也想取韦太后而代之,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官家年纪不大,现阶段他对皇权的认知还远远不够,但他一定会成长,权力欲望是人的本性,他的身份地位、成长环境就决定了他一定会变成一个乾纲独断的野心家。至于杨仙芝,她的情感世界,就更复杂了。她跟韦太后这些年,亦敌亦友,勾心斗角过,也真情流露过,互相陪伴着渡过漫长琐屑,又难以真正对彼此卸下心防。只能说,或许杨仙芝真的会言出必行,她会永远支持韦月娥。但这种情况,大概率只是一种美丽的幻想。因为官家一定会夺权,杨仙芝身为官家的生母,她的政治定位,天生就是少帝党,不会有人相信她会投靠韦太后。她自己也做不到,因为她最本质上的身份,还是一个年轻人的母亲,你见过有几个母亲会将屠刀砍向自己的亲儿子呢?这也是这个文一直想表达的东西,故事里所有人物都不能一概而论,不是说主角团就是绝对的好人,小配角就单纯只是邪恶的化身,她们只是立场不同,仅此而已……

六六、一身犹在

这应当算是元暮江一生中最风光无限的一天,不过领着中书台数十号差役,就敢跟大晟朝几百名文武官员分庭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