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称谓,况遗怜听在耳里,只觉啼笑皆非。

外人所谓大家族,同气连枝,实则也不过如此。

加油??????

没关系的,慢慢来??

加油。

其实我已经羞愧得连评论区都不敢打开。但是一进来看到朋友们这么多的加油,此刻我是最幸福的小女孩!感谢等待,感谢包容,无以为报了。

谢谢宝宝,希望宝宝天天开心。

容妹还在嘿嘿~好开心!好难得!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作者写的很好啊,没想到还是刚工作的小姑娘呢,作为已看了20多年小说的中年少女为你点赞,文笔好内容好,文字读起来行云流水非常舒服,要一直更下去哦,必成大器??????

同意楼上评价,作者坚持下去必成大器??,希望不累的情况下更新,真的很喜欢你的文笔,想问下作者妹妹还有其他作品吗?可以告诉一下吗?想看!

二四、月胧明

祠堂风波过后,还是假模假样地僵持了几天,才正式分家。三房依旧没捞到多少油水,但在况遗怜的坚持下,嫁妆好歹是守住了。

奈何,二房夫妇实在狡猾,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见况遗怜不好欺负,扭头就打起了元暮江的主意。毕竟,他生母曾玉贞也有一份丰厚嫁妆留在元家,这也是一笔不菲的钱财。

三房欠公中那笔款项,依李佩英的意思,就叫元暮江拿他亡母的首饰来抵。曾玉贞也是正经官宦人家的小姐,陪嫁里有一套十二宝钿装饰的花钗冠,莹亮璀璨,正值这个价。

有一日微雨,蔷薇苑那头忽然就派小丫头过来讨要这东西,说是前日五少爷许了二太太的。秋白听得一头雾水,先头太太的遗物,她不便过问,更不敢随意摆弄,再三斟酌,还是只有报给况遗怜知道。

遗怜最初自然不信。曾玉贞有多少东西留下来,她虽不十分清楚,可元暮江对亡母的态度,她却看在眼里。难不成元暮江竟会糊涂到拿亡母的嫁妆去抵债?这种话,说出去都没人信。

叫了二房那个传话的小丫头来仔细盘问,又说得有鼻子有眼,不像是无风起浪。遗怜听得脸都白了,心生疑窦,只好请元暮江过来对质。

这些日子因为争驰家产,元暮江的课业又有所荒废。他今年总还抱着一点必中的决心,尤其不敢懈怠。秋白过来相请,他还只当是上房传饭,邀他去吃,便道:“姐姐稍候,容我写完这一行字。”

秋白急起来,顾不上贵贱尊卑,索性从元暮江手里抢过笔去,正色道:“三太太那头急等着人去,您有甚麽话,自己说给太太听,可别叫我们跟着吃挂落了!”

继母治家一向宽和,发落下人这种事更是罕见。元暮江看秋白神色惶恐,不似作假,又在心里默了好一会,才明白过来。想是自己同二房那些纠葛被况遗怜察觉了,她动了气,欲寻人过去兴师问罪。

若为这件事,倒也好办,只要自己好声好气同况遗怜解释一番,反正又没拿她的钱去填窟窿,更有甚者,她还是受益的那方,想来她也就无话可说了。

元暮江跟在秋白身后,一路走来,连搪塞他继母的说辞都想好了。

只不过,进了屋,况遗怜却没给他施展口才的机会。

正值入夏时节,四面窗户都大开着,丫鬟们照旧在屋里忙乱,不是侍弄香花,就是调脂弄粉。只有一个面生的小丫头无所事事,绞着手立在一旁,元暮江猜想,她应该就是二房派来的。抬眼去寻继母的踪迹,却不见人。

元暮江回头看向秋白,笑问:“母亲呢?”

秋白指了指三太太寻常礼佛的那间屋,说:“在里头,您可好生些回话。”

元暮江不当回事似的笑笑,抬脚进去,门帘一放,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