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她一走,遗怜就去看漏刻,大半个时辰过去了,长房一家人也没露面,只怕今儿还有的等。恰好这时香炉里的安神香燃尽,老太太也不大睡得着,二人便开始说起闲话。
“老三家的,你是怎么想的?”
这话问得实在,可遗怜却不知该如何作答。她那时候跟老太太还不算相熟,只模棱两可地试探:“二嫂嫂替我择婿,您知道么?”
老太太闭上眼睛,几不可见地点点头。
遗怜跟着胆子就大了,说:“二嫂嫂想办的事,还不止把我嫁出去,她还想把小五也挪走,教他去给大哥做儿子。想是我们母子哪处做得不好,惹了哥嫂的厌弃,不然一家血亲,怎么好这样欺负我们的?”
老太太默不作声,遗怜为求自保,又说了句软话,只立场不变:“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也是我们自家落魄,要是振文还在,想他们也不敢这样明晃晃地欺凌人。”
三个儿子都是亲生的,老太太年轻时还偏疼老二和老二媳妇,可此时再看,却有种难以言喻的凄凉。当着遗怜的面儿,她就断言:“不怪你们,小五才多大,你到这家来才多久?不过是,贪心不足蛇吞象罢了……”
遗怜本想流点眼泪出来,偏最后一句话又是笑着说的:“事情是有些难办,可难办也得办。您放心,就您不帮我们,我跟小五两个,也不至于立时就叫磋磨死了。”
老太太听了这话就笑,脸上松垮的皮肉俱挤到一处,遗怜看着有几分老态。可她却混自未觉,反而问道:“哪个说不管你们的?先不说你,就是小五,我能眼睁睁看他受苦?”
屋内话音刚落,小丫头们就喜笑颜开地鱼贯而入,齐声道:“大太太并两位姑娘到了。”
遗怜这时再去扶老太太起身,就只见她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了。
随后长嫂陈氏领着两个小姑娘在堂下见礼,一屋子女人哭成一团,况遗怜亦不能免俗,只得陪哭一场。
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新文看了,挺好的。
哈哈,静容呜呜~
我们老况家是大门大户,大门大户,大门大户,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好好好,大!big!large!and grand!感谢银河老师的花儿!果然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实在太壕了!祝老师财源广进!大吉大利!天天发财!
后妈文学?我超爱!!!碗已经端好,请作者太太多做饭!!! 以及,小五,你快支棱起来,你未来的老婆要被人骗跑了??????
哈哈哈哈哈亲友团助威来了
〇二、认亲
有李氏从旁劝导,大伙儿象征性哭一场,再说上一会子闲话,只等晚上吃一顿家宴,今儿这场认亲会才算顺利了结。
遗怜从嫁进元家就没见过长房的人,此时不过跟大嫂陈氏笑着见礼,再互相问候两句丈夫儿女,也没别的话可说。其中因为遗怜刚死丈夫,陈氏宽慰她两句,便有意无意把话往元暮江身上引。先问他在哪读书,后又问他定了亲事没有,遗怜照实答了,就扯故要走。
她要为亡夫诵经祈福,也没哪个敢出言阻拦。李氏巴不得她快点走,可陈氏却有些意犹未尽,还想再多问两句元小五的近况,她这头还嗫嚅着,李佩英却先递了定心丸过来:“大嫂嫂急甚么?晚上一块吃酒,家里的孩子,让你看个够就是了。”
陈氏听了这话,倒像是得了莫大的安慰,脸上的笑也不像之前那样僵,反而安心跟老太太扯起这些年走南闯北的见闻。
遗怜步子迈得小,跨出门槛的时候还能听见屋内在哄堂大笑。贴身服侍的秋白见她面色不虞,以为是在屋内受了奚落,还劝道:“二太太心直口快,您别往心里去。”
况遗怜提起李佩英就蹙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