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6 / 8)

忠叔把车子停在一颗柳树下,萧如梅和秋兰、秋彤下车。她吩咐秋兰和秋彤道:“你们去采买些砂锅回来,在买几个木桶。”秋兰和秋彤不解的看着她,萧如梅解释道:“我要为他们义诊。”秋兰和秋彤知道自家小姐的脾气,决定的事情十头牛也拉不回来,怪怪的去买砂锅和木桶。萧如梅递给忠叔几吊铜钱道:“刚才我们路过王记木材行,见到他们门前堆放着许多废弃的木料,你去采买些回来当柴火。”忠叔依令而去。

因是临时起意,准备不足。没有熬药的灶台,难民们自觉的捡石搭灶,捡柴添火。难民民区一角,摆着数十个砂锅。萧如梅吩咐秋兰临写药方,秋彤去对面的回春堂抓药,忠叔负责担水。

难民区东边,欢呼声四起,原来是潘家二公子又来给大家施粥了。这几日潘二公子每日都来,已经成了难民心里的活菩萨。

宝盖花车上载着陈琦和潘邵煜,两个人都戴着斗笠。陈琦的目光落在西边一抹绿色的身影上。只见垂柳树下,一个纤细的身影,鹅蛋脸,柳叶眉,白玉肌肤,竟是风波亭里弹琴的女子。她正在给难民诊治病患,额头上有细细的汗珠落下,她浑不在意。去回春堂抓药的秋彤空着手回来道:“小姐,我们带的银子用完了。”萧如梅接下手里的玉佩道:“把这个当了吧!”秋兰犹豫道:“这个玉佩是小姐周岁时老爷特意为小姐定制的,小姐一直当宝贝带在身边,难道就惹得把它当了?”萧如梅道:“难道一条人命还比不上一枚玉佩重要吗?”秋彤依令而去。过了片刻,却和同春堂的伙计一块儿来了,那伙计朝萧如梅道:“潘家二公子已经把难民的医药费全付了,姑娘放心去取药吧!”萧如梅从难民口中听说了潘家二公子施粥、捐衣、搭建临时住所的美谈。没有想到他连难民的医药费都付了,当真是面面具到。

☆、闻名不如一见

一直忙到日落之时,萧如梅主仆四人收拾东西回佛缘庵。半路上突然狂风大作,惊雷滚滚,大雨瓢泼而下。地面上瞬间积了一层雨水,路面也变的湿滑难走了。车子行了几里路陷泥坑,难以前行。萧如梅和秋兰、秋彤下来推车。车子却纹丝不动,忠叔在马屁股上用力甩了几鞭子,马儿嘶鸣,前蹄高高扬起,只听一声巨响,竟是车轴断裂了。雷声滚滚,乌云密布,眼看又要下雨了。萧如梅捂着耳朵,脸色惨白。秋兰、秋彤扶着她,知道这个时候萧如梅的心理最脆弱。

陈琦和潘邵煜坐着车子路过,正好看见萧如梅主仆三人在雨中推车的一幕。他朝身边的潘邵煜道:“下这么大的雨,难民区的简易房肯定会被冲塌,我们赶紧带人去给难民修缮房屋去吧!”潘邵煜的目光停在萧如梅身上,朝陈琦道:“修缮房屋叫下人们去就是了,哪里劳动太子殿下。我看殿下是为了雨中之人吧!”陈琦坦白道:“男女同车多有不便,我的确有意让车给她。”陈琦已经下车,潘邵煜却纹丝不动。陈琦威胁道:“你是打算回去挨板子,还是要高官厚禄?”潘邵煜弹起身道:“当然是后者了。”陈琦和潘邵煜下车,穿上蓑衣戴上斗笠。陈琦已经上马,潘邵煜指着前方的萧如梅朝小厮六顺吩咐道:“就说本公子把车借给她们了。你驾车送他们回佛缘庵。”六顺看潘邵煜骑马朝难民区去了。才走到萧如梅主仆身边道:“我家二公子知道小姐的车子坏了,特意把车子借给小姐。”萧如梅已经淋得浑身湿透,她用手挡着雨水道:“你家公子是谁?”六顺道:“我家公子姓潘,在难民区见过姑娘。”目前也只有借潘家的马车回去了。萧如梅和秋兰、秋彤坐上潘府马车。六顺拿了蓑衣斗笠给忠叔,和忠叔在车外驾车,一行人朝佛缘庵而来。

雨下了一夜,到了早上才停歇。太阳从东方升起,萧如梅带着两个丫鬟在院子里做刺绣。为难民义诊,已经花光了身上所有的积蓄。她必须加紧做出一批刺绣拿去绣庄换成银子,才好在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