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如梅回到静心苑,和秋彤将过冬物品收入箱子内。吃过晚饭,隐隐有笛音从西边的映荷院传来。笛曲大意为:
粉荷碧叶向青天,佳人貌若水中莲。
袖掩玉面含羞态,戴眉弯弯云鬓颤。
莲枝腰身随风摇,肤似莲藕白玉羞。
心比黄连苦三分,情若莲藕欲断难。
萧如梅也不禁动容,默默言道:“若问相思苦,堪比连子心。”笛音凄凉幽怨,世间还有谁和她的心境如此相似呢?欲要取琴与他琴笛相和,猛然想起琴已经不在。萧如梅抄起墙上的琵琶与之相和。这琵琶是孟姨娘之物,萧如梅不擅长弹琵琶。刚开始很生涩,弹到一半指法越发熟练,渐渐跟上笛音的旋律,两相合奏天衣无缝。隔壁的笛音有意配合琵琶的音律,故意放缓了曲调。慢慢长夜,玉笛琵琶合奏,两人虽未谋面,也不知对方身份,早已心意相通。
庵堂的净慧师父露夜来访,萧如梅请她进屋叙话。净慧师父对萧如梅主仆的情况了然于心,也有意帮她度过难关。吃了半杯茶,开口道:“娘子孤身几句庵堂也非长久之计,总要嫁人的。我这里恰巧有一门婚事,男方是卫国公府大公子,前些日子与夫人合离了,娘子若是有意,我帮你们说和说和。”萧如梅略感惊讶道:“此事太过突然,能不能容我考虑一下。”净慧师父道:“娘子好好考虑一下,贫尼明日再来。”萧如梅亲子送了净慧师父出了静心苑。
夜深人初静,望月愁无眠。
卫国公长子徐子航是京都四大才子之一,才貌双全,却是个多愁多病身。萧如梅握着那只琉璃杯,思索良久道:“他若是懂我之人,我便嫁他。”相通这点,萧如梅眉头舒展,熄灯睡下。
净慧师父一早便亲自过来了,萧如梅将琉璃茶杯拿给净慧师父道:“听闻徐公子是性情中人,我送他琉璃茶杯,他若知道我的心意,我便嫁他,若是不明白,还请师太替我回绝。”净慧师父收了琉璃杯,朝萧如梅告辞离去。
徐子航入秋之后就从府中搬到庵堂静养,徐谦每隔十日便来此处看望他。听净慧师父说起萧如梅被夫家休离归家,寄居庵堂。有意为子航聘娶她为妻,也好照顾徐子航的身体,有望康复。打定主意,他将心内所想告诉主持净慧师父。如今净慧师父送来一只琉璃杯,徐谦心中作难。他看向儿子道:“这是萧家二小姐送来的琉璃杯,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徐子航原本不赞成徐谦为他张罗婚事,知道昨夜弹琵琶之人便是萧家二小姐,他暗暗改了主意。今日又见到她送来琉璃茶杯,徐子航如同遇到知己一般。他朝徐谦道:“她既送来茶杯,我们便送她一个玉壶便是合了她的心意了。”徐谦也是随口一问,见徐子航回话,心中喜悦。朝徐子航道:“天下何处无芳草,你能相通,为父为你高兴。”徐子航道:“我虽有娶她之心,只怕她嫌弃我是久病之身。”徐谦道:“她是医者,侠骨丹心,和潘氏必是不同的。”徐子航也知道她和潘英莲不同,忙住嘴不言了。
萧如梅收到徐子航送来的玉壶,默默言道:“他能够猜透我的心思,便是懂我之人。这门婚事我应下。”净慧师父按照徐谦的嘱咐道:“娘子如今孤身一人,卫国公的意思是尽快把婚期定下。”萧如梅道:“此事烦请净慧师父费心,将我的婚事告知远游的母亲。”净慧师父点头道:“娘子放心,等择选了吉期,我命人通知娘子。”
过了庚帖,定了婚期。徐家送来佣人四人,还有衣物用具若干。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
映荷院一灯如豆,徐子航怀抱琵琶看了又看。抬首看向丫鬟冬月道:“把它送去静心苑吧!”冬月难得见到自家公子肯为一个女子花心思,接过琵琶应诺而去。
萧如梅坐在灯下,拿着芦苇草编织同心结。芦苇用水浸泡后,柔韧有余,不易折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