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冬不结冰,夏不干枯。萧如梅被带到繁都城皇城之中。这里绵延百里都是华美的营帐,用料讲究,长子外面还绘着彩画。见惯了南夏的亭台楼阁,在看北卫造型奇特的营帐,新奇之感油然而生。博彦直接把她带到国医监,十几位北卫国医聚在一起商量对策,气氛凝重,个个愁云惨雾。萧如梅被博彦带进帐中,众人见到南夏神医竟是个小女孩,不由得连连摇头。萧如梅看了北卫国医开的方子,惊讶道:“这些方子都是治疗瘟疫的奇方,怎么会无效!”几位国医露出还用你说的表情。博彦却没有轻视她的意思,当真把她当做于神医的徒弟对待道:“这正是症结所在。牧民喝了药,没过几日又染上此病,无法除根,当真罕见。萧如梅道:“是否是吃了染病的牲畜引起的?”博彦道:“开始也这么认为,皇上下令不许百姓食用染病牲畜,令官兵将所有染病牲畜集体收缴焚烧。”萧如梅不由皱眉,帐门掀起,却是大将军步刚到了。博彦看向他道:“步将军可是想到了治疗瘟疫的法子?”步刚摇头道:“我来不是为此事,王爷看看这个吧!”博彦接过步刚手里的纸张,只见上面写道:“北朝倾危天数终,无道昏君霸朝纲。弑君篡位名不正,惹来天谴降人间。”博彦不由皱眉,但听步刚道:“瘟疫横行,天谴之说已经深入民心。不少人聚众闹事,官兵忙着镇压民众,又有博潭带兵在北方草原收拢人心,联合几个小部落统领举起义旗。如今局势艰险,内忧外患,形势危急!”博彦一只脚踏出帐门,又回身对萧如梅道:“我给你三天时间相处医治瘟疫的方法,否则你还有被掳北卫的南夏子民都会被处斩!”博彦发了狠话,萧如梅不由惊出一身冷汗。为了救何少康性命她才冒充于叔弟子,若论医治瘟疫的法子,她还真想不出来。如今是俎上之鱼,性命有关。萧如梅走出大帐,身后跟着博彦的亲卫。博彦不限制她的行动,是料定她走脱不了的。隔着千里路程,大漠黄沙,重重关卡,她一个弱女子要是能走出北卫比登天还难。萧如梅也放弃了逃跑的准备,安心寻找治疗瘟疫之法。
宫城之外,一片哀嚎!重病牧民全部安排在一处空地上。有专门的人照顾饮食,有人好了,有人倒下,反反复复没有停歇的时候。看到这些人受苦,萧如梅是真心想要帮助他们。她翘望草原景色,蓝天白云,绿草如茵,却不见牛羊成群,牧民载歌载舞的场景。雄鹰不在高空飞翔,一群群落在树上,无精打采。
萧如梅走到凌河河边,看到牲畜在水中喝水,牧民担着木桶挑水。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源,水色浑浊,这样的水喝下去,想想都倒胃口。这样的水喝了不生病才怪!想到此处,她茅塞顿开。快步走到河边,用手掬起一捧水,水质污染严重,夹杂着牲畜的粪便,育苗频临死亡,萧如梅把水洒了。看来解决瘟疫的根源,必须先解决被牲畜污染的水源。没有干净的水源吃再多药也无济于事!她起身朝国医监大帐走去,这里面的人都在研究治瘟疫的药方,却没有一个人肯走出大帐看看外面的世界,闭关锁国,能相处办法才怪。
北卫皇帝在边关严守国门,阻击南夏铁骑入侵。步刚奉旨镇压北部博潭的义军,博彦负责解决瘟疫,平息流言之祸。处理内政要比打仗更麻烦,动的是脑子!这一点南下人比他们强。前年南夏受灾缺粮,他们乘机抢劫过冬粮草。如今自己国家遭难,南夏却乘机攻城略地,不给北卫一刻喘息之机。博彦从议事大帐回到国医监账内,瞅见萧如梅坐在帐子一角,摆弄这一个木桶。博彦走过去,看着她将一块纱布放入木桶内,又放入许多细小的石子。他微微皱眉道:“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这里玩。”萧如梅抬头看他道:“不懂就不要乱讲话。”博彦提醒她道:“明天就是最后期限了,你若在想不出解决办法。明日就是你的死期。”萧如梅道:“若我能相处解决之法,你可愿意放了我还有被掳北国的南夏子民?”博彦威胁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