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女子不能读书做官,亦不能习武从军,可谓遗憾,儿臣看如今可从宫中女史中教习经书,练习武艺,待到时机 成熟,推出女科亦无不可。”太子对女子毫无半分偏见,幼时侍女口中的男女平等,社会繁荣的景象深深烙在了他心里,此时目光灼灼说了出来,引得女皇大喜。

“封疆效朕,朕心甚慰。这些事情便统统有你推行把控,一切琐碎不必操心。”女皇最怕的不过是身后之事,将来新君继位,取消她帝王封号,一生心血尽付东流,所以她心中一直还想要个女儿,此时见儿子愿意揽起这冒天下大不违的事情,也有几分感动,态度软和了许多。

世宗太阴五年,太子立妃卫氏,妃出于八品监察御史家,夫妻伉俪,一时佳闻。

史书上短短一句话,就让后世网络上一片腥风血雨,武帝这样的传奇皇帝只有一后一妃,两人谁是真爱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不过武帝少年时为了避讳世宗女皇的猜忌,确实隐忍蛰伏了许多年,其中太子妃的到来,想必缓解了他心中不少的郁郁之情。

【作家想说的话:】

小封疆称帝倒计时。

一层一层又一层,猜猜太子妃隐藏身份。

守孤城 章节编号:66

太阴五年,女皇和太子间的关系有所缓解,直到太阴六年夏末,女皇开始频频罢朝,直到秋初,御医宣布女皇染病需要在别宫静养过冬,一时间朝野哗然,太子请求侍疾却被拒绝,只有两位宠臣还能得见天颜。

若不是期间女皇支撑病体见过群臣,众人还以为女皇是被两个佞幸挟持了。两人是兄弟,一名杜兴,一名杜城,都是俊美非常,这两年十分得女皇欢心,好在女皇并没有被迷昏了头脑,两人不过领着五品虚职,众臣也就假装不知了。

太子侍疾被拒,这实在是很失体面的事情,说不得有多少人的心思又活泛起来,猜测女皇和太子间的关系。风暴中心的太子还算平静,只是多少有些忧虑,他最后一次见女皇乃是九月初,那时女皇的面色疲倦,两颊却还算红润,加之暗卫的回报,他心里已经隐隐有了猜测。

许是听闻景国女皇病重的事情,西边凉国也蠢蠢欲动,九月底趁着天气尚暖,便南进玉门关,一时战事又起,这一次西凉或是有备而来,没过半月就打下了玉门关,一路向南杀来,不似往常烧杀抢掠一番就回国。

女皇一道急令,命太子与左将军马援带领十万军队支援前线,只是这一次的先锋不再是将军,而是太子。太子接到御命,神色沉沉,对着传旨内监说道:“孤出发前要面圣,请中官禀报。”

“殿下,陛下是不会见您的。”传旨的内监也是一脸为难,硬着头皮说道:“不是我不肯为您通传,是陛下嘱咐过,群臣并太子皆不得入别宫。”

“那就请中官带一句话,请母皇陛下务必好生休养,保全身体,孤虽远行,仍旧心系母皇。”太子终是垂下了眸,黯然道了一句,那太监便领旨去了。

是夜,烛光幽幽,寝殿中只有两人身影,影影绰绰,显出几分萧瑟。

“你不可去西固,她这是在送你去死。”开口说话的竟然是百里卿夜,这两年他只做为暗卫,静静的看着儿子生子大婚,这一回事急从权,他不得不再一次出现在太子面前。“她又怀孕了。”

闻言,太子只是抬眼,十分平静的说道:“孤知道,母皇早年怀孤伤了身子,现在怀孕自然艰难万分,孤只盼母皇能平安产子。”

“你既然知道,那就应该明白自古以来没有一国储君上前线,大将却在后方运粮的道理,此次战事与渤海国不同,西凉人悍勇,她只要略施小计,你就有去无回。”百里卿夜眉宇间显得有几分暴躁,这一次十分凶险,可他亲手养大的儿子还是偏向了母亲那边。

“现下她应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