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则包括骑马和射箭,偶尔皇帝也会参与操练,在园里的西南边就有一座巨大的操练场,并且有一座高耸的阅兵台,就是为了这个用途。根据1747年的记录,又有2328间额外的营房完工,以便容纳更多的军队。
尽管雍正在圆明园内勤于政务,但他肯定不会抑制自己不去享受园林之乐。他特别喜欢在福海这个园内最大的湖泊上泛舟,他经常邀请宾客(一般都是大臣和喜爱的嫔妃)在平静的湖上观览风景。他乘坐的龙船后面,通常会有大约三十艘船跟随着。到了晚上特别是节庆之夜,在漫游之后则有精彩的演奏。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乾隆皇帝即位之后,更加喜欢在湖中漫游。教士王致诚有一次获得成为皇帝贵宾之一的荣幸,分享了泛舟的乐趣。他描述湖中有许多镀金和闪亮的船只,用途各异:有时候是用来透透气,有时候是用来垂钓,有时候是用来对打、作战或布阵。看来皇帝和他的侍从们在泛舟的时候,同时观赏各种不同的湖上活动。
庆祝农历五月上旬的端午节,是湖上一年一度的大事。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古代的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340278),他为了唤醒楚王的良知而投河自尽。龙舟竞赛的出现,相信不会晚于公元6世纪,赛龙舟是为了寻找这位溺水的爱国诗人。满洲皇帝在这座帝王宫苑内,庆祝中国所有的重要节日。每年一度在福海里的龙舟竞赛,除了大雨天之外,很少会被取消。在正常的情况下,当皇帝和他的宾客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抵达福海时,几艘鲜艳的龙舟就会在湖中打鼓舞旗,开始竞赛。这跟全中国一般民间过节的情况,没有什么两样。在比赛过后,主人和他的宾客就在湖边的花岗石岸登陆,然后走向一座半月形的台阶,最后沿着两旁种满鲜艳花卉和树木的大道,走回住处。
湖边是在日落之后观赏烟火的最佳地点。当烟火照亮了黑暗的夜空时,也照亮了许多建筑物屋顶上挂着的不同造型与色彩缤纷的灯笼。乾隆亦喜欢在湖边欣赏满月。有一则流传的逸闻:在一个仲夏之夜,当乾隆和他的侍从正在明亮的月光之下于蓬岛瑶台上欣赏京剧时,突然响起一阵阵吵闹的青蛙声,场面十分尴尬。这时候聪明的大学士刘墉(17141779)半开玩笑地乞请乾隆下谕旨,命令青蛙闭嘴,皇帝同意并让他的诏示投入湖中,忽然奇迹似的青蛙立即停止了叫声。刘墉赶紧恭贺皇帝法力无边,并讲了一番奉承的话。但没多久,青蛙又恢复了它们烦人的叫声;惊慌的官员和太监们只能焦急地投石入湖,希望可以把青蛙吓跑。
据说雍正特别喜爱位于福海北面的那栋华丽楼阁,在那里可以观赏到夕阳斜照的西山之峰(这个景点完成于1728年的7月)。这里的环境让他感觉开朗而摆脱烦恼。在这座主楼的后面,有被一排木兰树所围绕的含韵斋,根据在宫里当差的于敏中所记,当木兰盛开之时,空气中充满芳香。在农历七月份的第七天,就是七夕节,那天日落之后,雍正会到这里与一些皇室成员和后妃们举行盛宴,同时观看牛郎和织女在银河相会的景况。
雍正皇帝对于“洞天深处”──位于圆明园东南边一个隐蔽的区域──亦有特殊的情感,因他曾在这里度过他的童年。他亦因此在这个地方竖立了一块碑作为纪念。后来,就在这个景点上成立了皇家学校,并建有教室和宿舍。当乾隆还是皇子弘历的时候,就跟其他皇子一起在这里上课。他一直记得那些让他忘掉时日的清静白天和美丽的晚上。
从亲王苑囿到帝王御园(3)
1730年秋天那一场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打破这座皇家御园的平静。根据一位目击地震的耶稣会传教士的记录,这座漂亮宫苑的震后情况,令人哀叹。当地面在9月20日震动时,雍正皇帝逃至龙船上避难,整夜在船上度过。由于震后的恐惧,他跟家人有一段日子住在大帐篷里。即便到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