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4 / 7)

石狮子镇守着,并且在两侧各连接着一排厢房。1773年乾隆在这里放置了《四库全书荟要》,是永垂不朽的《四库全书》的浓缩版本,因此这座书斋亦被称做“味腴书屋”。这座雅致的小型藏书楼在1860年,跟圆明园内用来保存《四库全书》的文源阁一起灰飞烟灭了。

含经堂和蕴真斋由一座巨大的庭院分隔开来,乾隆在庭院内建造了独一无二的淳化轩来摆放最珍贵的碑刻,许多碑刻都放在连接这两座主建筑的长廊墙壁上展示。这些珍藏的碑刻,都是一流名家的手迹,很明显地是乾隆最喜欢临摹书法的对象,因为他自己本身也是十分有素养的书法家。

长春园内这座最大的中央岛,两侧有两座小岛,在西侧的岛上建立了思永斋,它是一座巨大的、有各式各样建筑的庭院,连接着东侧的“小有天”。它的主建筑也是叫做思永斋,五楹宽兼有走廊,两翼面对开阔的大湖,并连接到一座三楹宽的殿堂,其中有许多厅房展示非常多无价的青铜古器。这座殿堂的北边面对着远风楼,再往北走就是八角形的游廊,配上精雕的白色栏杆,沿路走向一座有八角形金鱼池塘的庭院。为了展示精心布局的匀称,在中央岛的东侧也有一座相对应的建筑叫做“玉玲珑馆”。这座“玉玲珑馆”的平面图显示出两个由走廊连接的迥异建筑:东边是自然的造型设计,西边则是长条形的设计。东边的住处包含了一个巨大的曲线形状的大理石浴池,乃特别为乾隆沐浴而建造。在这座复合建筑的东南边建筑了一座非凡的、被环山包围的映清斋,其中几幢建筑之间都由长而蜿蜒的游廊所连接。

中央岛上有三座主建筑,分别是含经堂、淳化轩和蕴真斋,南北轴向,跨越大湖到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高耸岛屿。这座岛另有个建筑群,包括了南面的翠交轩、爱山楼和北面的泽兰堂。在泽兰堂的西侧竖立着几座颇有特色的庙宇,特别是法慧寺,寺中有73.5英尺(约22米)高的宝塔,配上鲜艳的琉璃瓦,坐落在巨大的汉白玉的台阶上。在殿堂和楼阁之间是一座庭院,由走廊互相连接,产生出来的特别效果是让人工打造出来的背景看来浑然天成。石桥、洞穴、轿子,乃至于人工的瀑布都可以在周围种满松树的斜坡上找得到。由于这个地方的位置高,所以能鸟瞰整座长春园。

长春园内最壮观的建筑应是“海岳开襟”,坐落在中央岛西边的长方形湖泽里的一个圆岛上,外观看来闪烁着绿色和金光。整座复合建筑坐落在两层的圆形台阶上,下面一层的台阶直径大约有80米长,周边由汉白玉的栏杆围着,无论哪一个方向都很靠近水边;上面一层的台阶直径大约是70米长,在台阶上竖立了一座三层的四方形的亭子,亭顶配有黄色的琉璃瓦,跟天坛相似。在这个很特别的景观里,产生了一幢灿烂的建筑,好像是坐落在巨型玉碗上的景象。这里有许多壮观的建筑,周围有各种各样的石榴树若隐若现。从远处观看,这些建筑就像空中楼阁,近看又像是一个仙境。每当5月花开的时候,花海就产生红白锦绣般的迷人景色。在亭子的东边是一座巨大的池塘,池塘的周边围绕着垂柳,到了夏天,池中布满盛放的莲花。

长春园的兴建(2)

由海岳开襟的东边跨过一条狭窄的水道,就是长山岛仙人台,是一座大约350米长和20米宽的方砖建筑,几乎是两层楼的高度,且有玉雕楼梯通往仙人台。到处都是百日红、芳香的夹竹桃、石榴树、木槿、棕榈和松树,特别是白皮松更密集种植,所长出的树荫都高于这个仙人台。在这个仙人台的顶端建有一座十字形的凉亭,配有金铜色的亭顶和黄色的琉璃瓦,亭内有一座巨大的观音像,旁边伴有十二个小雕像。在凉亭的周围,南北两边的山丘上种满牡丹,在春天里形成一片美丽的景观。

由海岳开襟的西边跨过一条水道就是漂亮的“流香渚”,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