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够富庶。既没油水又危险,自然不是个受欢迎的官职。正因如此,先皇元宁帝挑选了才德兼备、颇具战略头脑的名士郑琨担任颍州刺史,寄希望于提振北境防务,预防异族南下。
李景肃两年前的南征,实际上用了计策,以偏师伪装主力,佯攻颍州,大军却走山路饶了过去,直扑朔阳。郑琨没想到北茹的骑兵竟然不惧翻山,等知道朔阳被围,为时已晚。因而他看到李景肃本人,内心感受多少是有点复杂的。一介中原名士在谋略上输给了一个年轻的北茹将军,他为自己感到惭愧。
虽然两年前没能完成阻止异族南下的使命,让中原大地遭受劫难,但经过几年的悉心经营,他的确将颍州建成了一座坚固的壁垒。
颍州事实上是双城。
颍州主城濒临颖水而建,位于颖水南岸。城墙有内外两层,守城的兵力原本配置是一万。永嘉事变之后,留在江北的士人和部分残兵纷纷投奔到颍州,人员陡增。为了容纳新增的人员,也为了增强防卫能力,郑琨与众人商议之后,募集资金和劳役,在颖水北岸修建了一座小城,与颍州主城形成双城之势。小城主要是驻军,人口大多集中在南岸的主城。不过小城筑成之后,郑琨也让士兵们就近开展屯田,以增加军粮储备。
“……颍州双城,目前兵力共有两万余人,人口大约十五六万。主城城墙坚固、粮草充足,小城扼守北岸咽喉,形成掎角之势。陛下可安心在此,图谋大业!”
司徒曳点了点头,问道:“颍州以前就是双城吗?朕怎么没有这印象。”
郑琨顿了下,答道:“永嘉事变之后,才修筑了北岸的小城。”
“原来如此。郑刺史思虑深远,谋划超前,朕十分欣慰。”
一旁的李景肃闻言,喜忧参半。喜的是颍州确实比两年前更为坚固可靠,应该有足够的力量保护司徒曳。忧的是,城中无论人口还是兵力,都比他预想的要少。双城的配置看起来稳固可靠,如果交给自己,花些心思,并非不可能攻破。
稍微能令他放心的大概是刘辉的宫廷中无人军事才能在他之上。
“除此之外,颍州、祁州全境,分别驻守各地的兵力总计约十余万,人口百万有余,皆听从陛下号令调遣!无论陛下是想北伐平栾,还是西进收复朔阳,亦或南下平叛,郑琨和颍州、祁州全体军民,誓死跟随陛下!”
司徒曳轻声问道:“朔阳……现在是什么状况?”
这问题当着北茹人的面、当着李景肃的面被问出来,所有人都一阵尴尬。司徒曳自己也是。提到“朔阳”两个字,他心里就像是没长好的伤口再被划开,脓血齐流,伤痛难忍。但他必须问,他必须知道。
“朔阳城自从……陛下北行之后,因城墙残破、皇宫被毁,城内无人主事,许多百姓便逃散了。如今被一些乱兵盗贼分割占据,糟蹋得不成样子……”
司徒曳轻咬嘴唇,生生把眼泪憋回去,轻声道:“朕想要收复朔阳。郑刺史、李襄王,你们商议一下,该如何去做这件事。”
郑琨和李景肃双双一愣,互看对方一眼,略有些尴尬地一齐行礼:“臣遵旨。”
朔阳的孽是老李造下的,老李你自己去收拾吧~
我要开始打仗了~
第00141章 一三二、夜谈
一整天的忙忙碌碌,从进城开始便一刻没有停歇。
郑琨准备了丰盛的接风宴,除了双方的文官武将,还宴请了城内的士族名流。这些人当中只有少数是颍州本地的大族,大多是永嘉事变、朝廷南逃之后,从各地投奔而来的。之所以留在江北,多半都有共同的想法,不愿舍弃故土前往江南,且本身与朝廷的联系并不紧密。
坐在这样的宴会上,李景肃和也利桢都感到几分不自在。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