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前村子里的人两面三刀,就是亲戚都靠不住,人情来往全是累赘,礼信一来一往少一粒米都会背后嚼舌根子。

从未见过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见过旱灾来临时,赤急白脸上门讨债,不把人逼死不松口。

后来当乞丐,遭受的白眼、戏弄、欺辱、驱赶让他觉得这世上只两种人,一种有衣服穿的,一种没衣服穿的。

可是衣服底下又是什么妖魔鬼怪,只有他们这些没衣服穿的看得最清楚。

他来这个村子感受到了善意,但是他还没掉以轻心,甚至想要是村里有人帮陈氏说话,他要怎么回击。结果全村人都帮他们,把王二郎护在身后,连小孩子都跳出来骂王大牛他们,团结的让沈三有些恍惚。

沈三想,要是扎根山狗村也很不错。

傍晚的时候,章小水和章峥来看王二郎。

一年半前,王二郎像是丢了魂似的,两眼空空麻木的很。现在倒是和沈三十拔草扫地,活干得利索,腐败的院子,两人生机勃勃的,沈三一口一个哥哥,王二郎原本心里还有点阴郁情绪,这下都被喊的不好意思了。

脸上不自觉带着笑,说些感激的话。

王二郎一看到章小水来,立马跑出去道,“你们来啦。”

章峥无声嘶气,也不知道他们村的人什么时候说话尾巴都要加个“啦”。显得过分亲昵了。

但是他现在是不会表露任何不满的,确实也没什么不满的了。

章小水道,“奶奶喊你们去吃饭。”

沈三和王二郎连连点头,锄头和扫帚就丢屋檐下,门都不用锁。

他们村可是远近闻名的“山狗村”,狗是真的多,外村人一进村子,狗就一呼百应似的,没人敢来。沈三上次来,差点被扑咬,喜宴的时候,大家倒是都把狗拴好了。

沈三和王二郎住在吴婶子家吃喝,也是交了钱的,每人一百文,吃到半个月,还都是大米饭和好伙食。

米油柴火等都是章家给吴婶子的,吴婶子回村后白天来带孩子,中午就在章家吃,但是早晚非得回家做。

说是沈三王二郎需要她,喜欢她手艺。

实际上,吴婶子也是给章家人腾挪空间,一家人也聚少离多,很少有一家六口整整齐齐的,这时候她就不要去打扰了。

她手艺也好,今天特意做了四菜一汤,小葱拌豆腐、腊肉酸辣椒炒大蒜、清炒白菜、红菜苔,鸡蛋紫菜汤。

本来还想安慰王二郎,但见他面色还行,便没再提了。确实,全村人都帮他,这份善意分担了他很多内心人伦煎熬的折磨。

吴婶子心里也暖暖的,来山狗村养老,是她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

第二天,腊月二十七。

章峥来吴婶子家搬桌子,搬去虎仔家打糍粑。虎仔家是最早有一套打糍粑的工具,这么些年来,也一直在他家打。

打糍粑是村里孩子最喜欢的事情了,吃过早饭,都早早赶到虎仔家。

章有银早上起来,把泡了一夜的糯米沥干水份,大拇指轻轻揉搓变成了粉,这便是泡好了。

要是泡得不够,打的时候不容易捣碎,容易沾着棒槌底部,压出的糍粑不够软糯口感干硬,还不容放,没一个月就会干裂。

当然,糍粑过两天就会泡水里保存,不然就干放着,也会干裂。

章有银叫章小水捏下感受手感,教他诀窍。

章小水才不学,理直气壮有章峥。

这倒是让章有银没办法说了。

不学就不学吧,反正章峥会做就行。

糯米沥干水后再倒进木桶里,章有银提着出门,李瑜和章小水分别抱着团团冬麦去凑热闹。

别看李瑜斯斯文文的,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