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 / 2)

他顿了一顿,“也罢,庆赏不渐,已诺不信,都会导致军势虚弱。他们既想要,你给便是了,再搭个台子,看着他们扛大旗唱大戏……”

奉瑾惕然心惊,正待发言制止,那人突然笑了一下,阴森森的。

“闭嘴吧,你自己反思一下,我交给你一支大军,被你这般磋磨,迟早弄得人困马乏再不学聪明些,奉羲的今日,就是你的明日。”

她垂在羽衣底下的手指一阵颤抖,目光幽幽地瞥向了屏风,有那么一瞬间,险些脱口而出王叔,时势当真在我处吗?

失血的嘴唇无声地翕动,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作者有话说】

斗室隔屏风,见不得光。

29 ? 把先王 创业事 对卿参详

◎赫赫功业一朝颠覆,悔极,痛极,恨极。◎

次日清晨,府里起造一座“社稷台”,朝阳公主召集诸侯,在社稷台上大行升赏。

诸侯听闻此消息,莫不喜出望外。

彼时公主拂袖离去,进入了长廊尽头的房间,他们知道,公主每次遇到重大事件总要独自呆上片刻,想通后,再出门,态度就会有所改善,知道怎么给他们分配利益。诸侯乐于看见她的妥协,心理上恢复不少优越感。

诸侯之所以被称为诸侯,便是因为奉魏时期,他们都是一方侯爵,至到元魏时期,元家希冀和平,息天下之兵,建长久之计,采取的柔性政策便是稍夺其权,降侯爵为杂号将军。一朝天子一朝臣,诸侯自是敢怒不敢言,一朝追随公主起事,即使品秩不升反降,他们掌握着军队,他们有他们的派头,一进到梧桐城里,经受公主尊称起来,大家都觉得自己重要。

何况此刻的升赏,便是重新晋封侯爵,食亲王禄,更加是烈火烹油了。

奉瑾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心里却有种类似勒迫的不舒服。

她不过是封爵仪式上一件必不可少之装饰,负责将富丽堂皇的誓词念出来:“大明发而万物皆照,大义发而万物皆利,大兵发而万物皆服。”誓词一早由那人代拟好了,只需要公主出面,照着宣读一遍即可。

公主在台上紧绷着声嗓:“大哉!圣人之德,独闻独见。”底下人适时地响起来一片酒醉似的喝彩,她不可避免地感受到了满怀的屈辱。

尊之以爵,赡之以财,教之以礼,励之以义。这些应该是主上的恩赐,而不是主上的被逼妥协。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

算了,她恶意地,自暴自弃地想。我好歹能站在台上发号施令,总比待在斗室里承受一个人最激烈最无情的怒骂来得体面吧。

对着字数已经定好的圣旨,奉瑾眯起眼眸儿。

许久,嘴角适时地一弯,神态自若加了一句:“段申将军此前克敌有功,特赐上座,今后与孤就近议事。”

效果显而易见,其他人嫉恨的黑脸衬托出段申欢喜的红脸。

奉瑾以眼神召来旁边的十七,向她耳畔低语几句,十七面露愕然,随后退下了。

不多时,十七低头捧着飞凤纹戗金盘来到台下段申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