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史家在他们口中,已经成了最大的害虫,若是不将其铲除,国将不国!
好像大庄第二天要亡国了,亡国的罪臣就是那史家人。
李暮歌也很为难,她还是一副站在史家人这边的表情,好像很不赞同朝廷因为一些捕风捉影的流言罢免官员,但最后,她“被迫”将史家人罢官了。
还命令他们与夫人和离,夫人归家后另嫁,想带孩子走,可以将孩子带走。
毕竟史家这样的家庭氛围,还有这样的爹,太不利于孩子日后的成长环境了。
见李暮歌愿意放过自家女儿,史家的姻亲瞬间改口,一句维护的话都不说,恨不得将史家人就此钉死在耻辱柱上。
墙倒众人推,史家三人再怎么喊冤,也没办法改变自己倒台的下场了。
等李暮歌当即决定要罢免史家三人,将三人逐出长宁城时,朝廷上下一片赞美之声。
好像李暮歌已经成为千古一帝,是史无前例的明君。
李暮歌看着那一张张写满满意的脸,再看看几个站在文官前列,脸黑成锅底的世家大臣,特别想笑。
在她笑场之前,她宣布了退朝。
当天,她的决定就传遍了整个长宁城,长宁百姓无不拍手叫好,赞颂李暮歌的英明。
史家三人下台,世家大族在朝堂之上的势力受到了打击。
因为史家三人是以如此不体面的方式离开朝堂,所以对于接替他们的人选,朝廷总体以严谨的态度为主,恨不得将接任者祖宗十八代都查清楚,家里但凡曾经传出点儿不对劲的传闻的,都不能要。
选来选去,选到了寒门出身的官员身上。
没法子,世家大族在这世上,怎么可能没点儿阴私,家大业大,族人也多,出老鼠屎的概率太大了。
倒是寒门,近几代人少,事儿也少,清清白白的人也多。
覃昌等人再聚首的时候,气氛较之以往要严肃数倍。
起初他们谁都没将那位年轻的储君当回事,哪怕储君在外头大杀特杀,灭了好几个地方上的豪族,他们也没觉得这火能烧到自己头上。
但现在,他们是真怕了。
“那位到底是怎么知道如此隐秘之事的?史家的事情,连老夫此前都不曾听过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