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温恪这事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许是胤祉给了康熙一个理由,他对被关了许久的太子心软起来,给侍卫内大臣等人下旨,明言废太子胤礽之疾已经渐渐清爽,从中可以得知,他确实是被胤褆镇魇无疑。
捎带着,被卷入废太子一事中而被圈禁的十三阿哥胤祥也被放了出来。
胤祥被放出后,刚回了趟府邸,便连忙亲自备着厚礼送到了恒亲王府。
胤祺在书房见到了这个饱经磨难的兄弟。
胤祥逝去的额娘,敏妃章佳氏颇得康熙宠爱,胤祥也是在康熙的掌心捧着长大的,等他年岁大了,更是颇受康熙重用,走到哪里都要带着,甚至每年的祭祀,凡是康熙不便之处,全由胤祥代替。
在废太子一事之前,真真是意气风发。
但,世间的一切事情都怕这个但字,自被圈禁后,胤祥的精气神肉眼可见的磨没了,他脸色蜡黄,双颊消瘦,急忙擦过的脸上还残留着点点胡茬,昔日挺拔的脊背也已经颓唐。
“出来了便好。”胤祺拍着胤祥的胳膊安慰。
“砰”地一声,胤祥瞬间跪在了地上,胤祺忙弯下腰,要将胤祥扶起,胤祥却犟住,重重地向胤祺磕了个头:“五哥,我额娘去得早,走时候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的两个妹妹,温恪的事情,多亏了你。”
“赶巧了我在那里,顺手的事。”胤祺并不打算用此事向胤祥邀功,他救温恪确实是出于自己的本心,手上使了个巧劲,将胤祥扶起,又温声劝了几句,才将他送走。
这事,在胤祺这里,便算揭过了,夜间还与黛玉笑言,没想到胤祥是如此赤诚的性子。
然而胤祥对胤祺的感激,却不是那么三言两语能说完的,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报答胤祺的救命之恩。
这个机会,很快就到了。
朝堂之中暗潮汹涌,皇亲贵胄,文武百官的心思全在空悬着的太子之位上,为了将他们投注之人捧上位,朝中倾轧更加严重,甚至影响了正常事物。
眼见着朝中的人心已经压不住了,康熙下旨,令满朝大臣,无论满汉推举一名皇子作为太子。
此旨一出,朝堂里便如水入了沸油,噼里啪啦地炸到了每个人。
自太.祖皇帝开始,便有由宗亲大臣共同推举下一任继承人的传统,因此康熙这道旨意,没有大臣觉得奇怪,私下纷纷聚着讨论着该举荐谁合适。
除了因为镇魇事被圈禁的大阿哥,被废的太子,朝中成人的阿哥不在少数,要从中选出一个人,必然是个艰难的事情。
康熙如是想着。
然而,事情的进展却完全出乎意料。
自从康熙下了举荐太子的旨意后,雪花似的折子堆满了康熙的御案,康熙冷酷地盯着那一摞摞的折子,忍着怒气打开一份又一份,越看,康熙的怒火越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