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祺挥着马鞭,直奔中心的营帐,翁牛特部的男人抄起刀,便要阻拦,又被胤祺随身带着的侍卫挡住,刀剑撞击发出尖锐的啸响,惊动了里头的贵人。

“住手!”仓津郡王曾经去热河行宫见过御驾,自然也与胤祺打过照面,惊诧之下,连忙喊停。

要知道,此时蒙古各部多依附于大清,对于京中的阿哥,仓津不愿意得罪。

翁牛特部的人得了命令,将刀扔到地上,虎视眈眈地看着胤祺一行。

对于壮汉的包围,胤祺淡然自若,:“听闻温恪公主正在生产,我特来瞧瞧。”

仓津确实想趁此机会远离十三阿哥一系,但是他也不敢做的太明目张胆,在翁牛特部里,他想做什么都行,毕竟女人难产的事情数不胜数。

但京中的恒亲王已经到了,他没有胆子在胤祺的眼皮子底下动手,他鼓起最后的勇气,挡在胤祺身前:“恒亲王,我们草原的规矩,女人生孩子从没有过让大夫进去的,我已经找了萨满在向长生天祈福了。”

胤祺他坐在高头大马上,俯视着仓津,眼中杀意闪过,欻地一声,腰间悬挂的宝剑被拔出,直指仓津的鼻尖。

“我倒要看看,谁敢拦我。”胤祺说得张狂,指着仓津的剑一动不动。

“恒,恒亲王...”仓津说话都带着哆嗦,剑锋上骇人的寒意告诉他,眼前的恒亲王是认真的,他再说一个不字,恒亲王真的敢动手:“温恪公主在那儿。”

仓津哆嗦着给胤祺指着方向。

胤祺懒得与他啰嗦,见着拦路之人全部散开后,他冷淡地点头,太医软着腿从马上下来,又被侍卫拎着往帐篷奔去。

翁牛特部的人敢怒不敢言,还得倒上美酒,盛出来让胤祺暖暖身子。

胤祺终于舍得从马背上下来,他负着手站在帐篷前,一动不动,以防翁牛特部阳奉阴违。

等啊等啊,从晨曦初微等到旭日当空,又等到了夕阳西下,帐篷里终于传出来的好消息。

“亲王,臣幸不辱使命,公主平安生下双胎女儿。”太医苍白着脸,倚靠在侍卫身上,被搀扶了出来。

“好,重重有赏。”残阳将枯草映红,为惨淡的冬日平添上几分暖意。

胤祺这才挪了挪冻僵的脚,笑着给伺候的人赏赐,到底是三条人命,能够救回来便是大幸。

仓津见事已至此,直将心中的盘算扔去,真心实意地为他新得了两个女儿高兴,笑容满面地请胤祺进帐篷歇息。

连夜赶路,又守了一日,随行的侍卫们都已经露出疲态,胤祺这才点头,领着随从们去了帐篷,自去安置。

等再翁牛特部待了三天,太医确认温恪公主的身子养好了以后,胤祺这才将太医留下,在温恪公主的感激声中,领着侍卫回了科尔沁。

“温恪没事了?”等见着人,黛玉抓着胤祺的袖子,反复问了几遍,得到同样的回复,总算放下心来,张罗着让胤祺好生歇息。

胤祺却不见挪动脚步,他定定地盯着黛玉瞧了许久,双臂一伸,将她搂在怀中,搂得格外的紧,好似要与她合为一体。

黛玉稍稍一想,便知胤祺是被温恪的生产吓到,怜惜地摸着胤祺的额发,柔声安抚。

“好在你没有孩子。”当时不觉着,等到过了几日,胤祺再想起帐篷中端出来的那一盆盆血水,只觉着心惊胆战,他一想到若帐中人是黛玉,脚便止不住地软:“我们不生了,无论如何也不生了。”

黛玉见着胤祺苍白的脸色,将脸依偎过去,喃喃应着。

这份后怕,等到他们回到京中还没有消失,胤祺在夜间更加小心谨慎,那羊肠更是查了又查,唯恐出现一点疏漏。

黛玉安抚了几次,也没什么效果,便随胤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