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过来抵钱,你看行不行?”
名叫大顺的青年闻言死气沉沉的眼睛唰一下就亮了,大喜地看向许明月:“行!怎么不行?带了多少粮食?还有没有粮食?不要钱,都要粮食抵也行!”
吴二姐把身上的背篓解下来给许明月,许明月从里面拿出一袋子黄豆来:“炒黄豆……”
许明月声音还未落,手里的黄豆就已经被青年迫不及待的接了过去,从里面掏出了几粒黄豆塞进嘴巴里嚼了起来,嚼着嚼着,两行热泪从他眼里滚滚地流了出来,睁开泪眼无比深情的像是在看许明月,又像是在看天,感叹地说:“是咸黄豆!”
自从家里被当做土豪被打了后,他们一家就躲到这山里不敢再出来,夹着尾巴求生存,轻易不出山到外面去,用盐都是请亲戚朋友帮忙带,可哪有那么多亲戚朋友去外面帮他们带盐?现在是计划经济,他们这些山里的山农,没有盐票,哪里能买到盐?
所以带盐的腌制品,对他们这些山里人来说,都是珍贵的奢侈物。
比如许凤台第一次去赵红莲家,带的就是两条珍贵的咸鱼。
许明月带的这五斤黄豆居然是放盐炒的,这让高顺如何不激动落泪?
他对吴二姐和许明月她们说道:“你们在这等我一会儿,我这里断粮许久了,我先抓把黄豆给我阿爹吃。”
他们现在都是磨树根和树皮吃,树根粉和树皮粉吃的多了就拉不出屎来。
他年轻还好,他爹快五十岁了,要不是还挖到了些葛根,之前下山挖莲藕的时候,他们也挖了许多莲藕,洗了藕粉,偶尔混着树皮树根一起喝,怕早就熬不过去了。
只是山上的葛根又岂是那么好挖的?山上能吃的东西,早就被山民们挖的底朝天了。
他快速的跑到屋里去,很快又跑出来。
他拎了一下装着炒黄豆的麻布袋子,掂量了一下重量,说:“这里差不多有五斤多,袋子我也要了,你看看你那里还有没有粮食?红薯、黄豆、玉米什么都行,船的价格上我也不赚你钱,木料都给你用上好的木料。”他双手不自觉的揪着衣摆,眼巴巴的看着许明月,眼带哀求:“你看你能不能再换些粮食?”
[126]第 126 章
他要许明月装炒黄豆的布袋,一是看到麻布袋很干净,二是装着盐炒黄豆的麻布上,肯定也占着盐味,等家里没盐的时候,将麻布袋往水里涮涮,还能涮出几回盐水来,总好过在山里没有盐吃,没有力气。
许明月知道旱灾年间山里艰难,正好家里粮食也有富余,便点头说:“我下回再带些红薯和干黄豆来,这些炒黄豆就当做定金如何?”
两人都没说具体多少钱,对高顺来说,多少钱都不重要,他曾是船厂的少东家,哪怕家里被当土豪给打了,可那么多年积蓄,哪怕一件普通的袍子卖出去,都够普通人家一年嚼用,他现在苦的是有钱也买不到粮食,买不到盐。
他得有足够的粮食能他和他的家人撑到开春,撑到野菜都长出来。
手里的五斤黄豆也撑不了多少天,他只激动又期盼的看着许明月:“能快点送来吗?”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没有粮食,没有盐,我现在连刨木头的力气都没有。”
造船这事也不是他一个在做,他阿爹是一起的。
许明月也没有为难他,点头同意。
说好了这些事,高顺便带徐明月进去定船型,首先得了解她们买船的用途,当知道许明月是蒲河口农场的干部,高顺不由对许明月更加敬畏了,当年打地主打土豪,除了在这项长达多年的运动中死去的人,剩下一大半不是打回了老家,就是送到了劳改农场里当劳改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