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1 / 3)

“于西戎人而言,若能攻占大梁土地,不仅能在短时间内掠夺大量财资,今后还能奴役梁人徐徐学习技艺历术政法,诱惑实在不可小觑。何况大梁此役之后已无将可用,西戎那边还守着秦穆残留下的军粮武器,圣主怎敢断言他们不会鱼死网破对大梁出手?”赵瑾字字铿锵,句句如剑刃般冷硬锋利,“陛下身为大梁之主,哪怕只有一丝可能,也不该赌。”

“杜瞻他不会……”

“杜大人是不会,但不代表西戎也不会。”赵瑾半步也不退让,残忍道:“一年后,两年后,若他哪天不再是西戎的王上,他的族人依旧会是我们的心头大患。”

这些梁溱并非不知道,只是不愿面对。

赵瑾看着他露出失魂落魄的样子,后退一步跪下,将带来的卷轴横在膝下,“自古以来,王不见王。杜大人若能留在西戎,替您长久地看顾着局势,方能保两邦无虞。他长于大梁,读了那么多年圣贤书,与蛮族人不同,他明白止戈交好、冶铁贸易才能真正复兴西戎。圣主只需在文书上添上一条,互市通商的时限到细封穷目不再为西戎共主之时。杜大人看了自然会明白您的心意。”

“你要我将杜瞻送回西戎,再不相见。”梁溱声音里的颤抖是不容忽视的,“利用完他,再以故土要挟,让他一辈子替我安定江山。你也是敢讲,他凭什么就会心甘情愿?”

“杜大人会同意的,他爱慕您,甚至愿意为您去死。”赵瑾迟疑一瞬,咬牙将从前隐瞒的事合盘托出:“他的母亲是西戎的罪人,回故土本就是九死一生,要想族人接受他的身份,少不了刑罚试炼,怕是全身的筋骨都断过一遍了。他一个不能习武的人,每一步都是拿性命下注的。只要圣主相托,杜大人哪怕心中再有不甘,也会答应的。”

“这是唯一的办法。”赵瑾叩首道:“还请圣主早做定夺。”

赵瑾一个头磕下去就没再起身,直到膝上的卷轴被人轻轻抽走。他抬目一瞧,便看见一人单膝蹲在他身侧,全身都穿着修身的简装,连袖口都拿护腕束起来了,因而行走间悄然无声。他此时手中拿着那卷明黄,双眸低垂着,正细细读上头的字。

第55章 开元(上)

杜瞻看得极为认真,脸上却没什么表情,目光逡巡了几轮之后像是一字不差地记下了才将卷轴一合,提在右手上。

他顺势站起来,左手轻轻扶在赵瑾肩上,低声道:“你先出去吧。”

赵瑾局促地望了一眼梁溱,发现对方和自己一样惊慌失措。他无暇细想杜瞻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只怕杜瞻因为被算计而生怨翻脸。

“杜大人”

杜瞻已向前一步,与他错身而过,此时微微侧首,重复道:“出去。”

梁溱不敢让两人拉扯,忙应和道:“你先出宫,有事明日再议。”

赵瑾还想再分辩,但看见梁溱为难至极的目光,只好讷讷地退下了。

杜瞻此时解了脸上的面具,除了眉目清冷些,竟与当年别无二致。梁溱看着他径直行至自己身前,将明黄横陈在案上,饱酣的墨色仿佛罪证一般昭目。

“陛下的宝印呢?”声音温和。

梁溱动了动唇,连半个字节都没吐出来。他慌乱抬眼,却发现杜瞻的目光始终垂落在他的桌案上,终于在那方玉玺上停驻。

骨节分明的手触及玉玺顶端,梁溱想也不想就扣上那只手腕,语气几乎是恳求:“别,我不想……”

然而对方不为所动地回握,反将他的手引向印鉴,牢牢压在其上。

“陛下可以放心。”玉石在锦帛上落下朱红拓印,“您有所托,臣无有不应。”

杜瞻一手按着圣旨,另一只手随意将玉玺丢在案上,继而轻柔地抚上梁溱的面颊,指尖在唇上摩挲过,亲昵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