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3 / 3)

了些,泗水川终于传来了难得的好消息,秦穆将军率兵击退敌军,一鼓作气地端了他们的老巢,还找到了擅自离京的杜家世子,不日将回京。

朝官一扫前耻,彻底消解了萎靡之气,振奋异常,直道秦将军骁勇果敢,扬我国威。百姓们听见将军,哪有不高兴的,酒肆茶馆里讲上几段,就够孩童少年们听得眼睛发亮了,纷纷喜气连天地准备过年了。偶有几个提起杜将军的人,也被人相劝“大过年的,还是谈些喜庆的事罢”,这些叹息便如同浩浩编钟里的一声弦响被淹没了。

梁溱这根弦自从得知秦穆寻见了杜瞻起就紧绷着,时不时撩拨得他剩下那半魂魄伏窜震颤,不得安宁。在这般殷切的望眼欲穿中,大梁终于等到了秦穆还朝。

这位将军去时用了数月时间,回来竟只消半月。

圣主以最宏大的礼仪迎接他凯旋,夹道是百姓欢呼雀跃之音。

秦穆单膝点地道:“泗水川之战乱已平,臣幸不辱命。”

第42章 有恨(上)

梁溱望眼欲穿,行军队伍里却没有杜瞻的身影。这样重要的人不见踪迹,竟无一人询问,梁溱频频回顾,秦穆等人脸上始终毫无异色。

他耐不住性子:“敢问将军,怎么不见随行的定远侯世子?”

周围的声音戛然而止,空气仿佛骤然结冰一般。秦穆没有回答,默然地看了一眼梁溱。

“他胆敢抗旨不遵,便该知道代价,此刻自然在府中待罪。”

梁溱有些诧异地望向梁陟:“圣主要如何处置杜瞻?” 抗旨不遵,罪该当诛,但这说到底不过是皇帝抬手松口的事,他从未觉得梁陟会真的杀了杜瞻,杜将军尸骨未寒,此时诛杀他的儿子不免落人口舌。

果然,梁陟冷面如霜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他既不愿遵守皇家礼训,便废去他的世子之位,教他做个闲散白身罢。”

梁陟反口把杜瞻的抗旨之罪定为不听长辈家族礼训,这种罪过自然要不了性命。

梁溱闻此仍是双目微睁,杜瞻没了父亲照拂,再被削了爵位,岂非一无所有,如何能在京都有立足之地。

“杜瞻心系亡父,一时执拗,并不敢真的违抗圣主。臣到他府上宣旨时,他也曾许诺过事毕便回来请罪的……”

“你还敢提!”梁陟冷冷乜了他一眼:“杜瞻有此罪责和你也脱不了干系!”

梁溱忙低头:“臣知罪,请圣主降罚。”

“一罪不两罚,朕且饶你这次,此事不准再提,都退下吧。”

不知杜瞻情况如何,梁溱不敢触圣主的霉头,只好回东宫等消息。

派去打探的人许久才归,梁溱正要往杜府赶,忙把人拉进马车:“怎么样,情况如何?”

那宫侍目露难色:“小人根本进不去啊,殿下不知,杜家世子被圈禁在府上了,门前有侍卫把守,没有令牌连只苍蝇也进不去。小人和一个守门的侍卫套了个近乎,他说世子回来后这府上就没出来过一个人,只每日在大门送些吃食用品进去。”

梁溱眉头紧锁,忙问:“那杜世子呢,有没有他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