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临安几乎是以将自己腰折成两半的气魄在行礼:
“实不相瞒,我家本是穆家旁支,我祖父也不过一个七品的武职,我爹是他第三子,因虞家的嫁妆丰厚,外祖父就做主让我爹娶了我娘。
“二十四年前,靖安侯世子死在先帝御驾亲征途中,穆家嫡枝无以为继,先帝下旨令靖安侯府从旁支中择嗣过继,侯爷便从族中选了十个男童作备选。
“恰好我娘生下我那一日是靖安侯世子冥诞,靖安侯夫人就将我抱去京中抚养。十年前,靖安侯请封我为侯府世孙,又怜我自幼离了父母,将我父母一家都接去了京城。
“我母族虞家也是那时迁去京城,再不提与令妹婚事。”
十四岁才见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身后又跟着穆家旁支和虞氏一族,自幼得了侯爷教导的穆临安也曾好奇过、憧憬过。
他亲生父亲是个有些小聪明的,想要占便宜就拱着虞家站在前面,虞家则一心想借着与靖安侯府的牵扯改换门第,母亲被这两边儿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只能哭着来寻自己的亲儿子,让他也为难。
不过一两年光景。父亲和虞家的小动作就把穆临安心中对亲生父母的孺慕之情砸了个稀碎。
穆临安本以为将父亲拘起来,让母亲跟着侯夫人学管家理事,不让虞家人找上门,事情就能好转,谁曾想虞家竟然打了靖安侯府的招牌疏通关系,想要染指盐引。
侯爷告诉他这件事的时候,还笑着让他不要为难。
穆临安没说话,出门就去兵部请调西北。
拿到调令,他又带着侯府的亲卫堵了虞家的门,逼着他们离开京城,随他一起走。
谁能想到,都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他自西北征战回来,转调金陵练兵,在维扬城遇到了一个他有心结交的人杰,倒让他知道了虞家还有别的孽业。
也不只是虞家的孽。
这何尝不是他出生时就造下的因果?
“罗东家,虞家背信弃义,不堪为姻亲,令妹被蹉跎多年,实在是因我而起,我已无颜再见罗东家,更受不起罗东家的厚待。”
“穆将军,虞氏无良,又怎能怪到你头上?”
罗守娴要去扶穆临安,他却退后了一步。
“罗东家,虞家行小人事,虞长宁也是攀附富贵之人,不堪为令妹良配,虽然罗虞婚约已解,可说到底,令妹至今未嫁是虞家造下的孽,虞家是我母族,也是因我才去了京城,我又如何能辞其咎?”
见过几面,罗守娴还是第一次听穆临安这么能说。
“那,穆将军您是打算如何?”
“罗东家。”穆临安深吸一口,“这二人是我穆家旁支,皆是身家清白,人品上佳之辈。”
罗守娴:“……”
只见那两人又对她行了一礼。
其中一个容貌清秀的先开了口:
“在下穆选英,金陵人士,今年十九,身高五尺一寸,十岁进学,十八岁中举,现在金陵书院精进诗文,家中只有一母,宽和柔善。”另一人也道:
“罗东家,在下穆谨,海宁人士,今年二十有一,身高五尺二寸,未曾进学,在海宁备倭都司麾下作一小校,家中略有薄产,良田五百亩,父母宽和,已为在下另起宅院一座,以备婚后不与父母同住。”
引荐了两人的穆临安又补了一句:
“罗东家放心,这二人皆未有妻妾,还是童子身。”
这下,想要后退的人成了罗守娴。
她怎么也没想到,他心心念念的穆临安,竟是带了人来跟她相亲的!
谁家相亲还要“媒婆”在旁边曝一个“童子身”啊?
“穆将军,我知道穆家儿郎多英才,只是我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