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数百里,见变幻万端的云雾中出现莲花台、佛塔等形状。谢寄愁将越昙横抱起,她跟着妙法音朝着云中走去,只听得一道如雷鸣般的钟声荡开,眼前景物都是一变。两侧高山夹道,只留一丈宽窄,供人行走。山峰形状奇异,有坐、有卧、有立,尽显诸佛法相。

走了约莫数十丈,眼前豁然开朗。一座高塔崚嶒兀立,直入云霄。四围红木楼阁亭台,松木柏木错杂,时见众人在其中穿行。有修者,可大多数是前来礼佛的凡俗人家。

“尊者可有办法治好她?”在妙法音停步的时候,谢寄愁涩声问询。迟来的佛国,那也是佛国,是她的一线希望。

妙法音道:“苦海无涯,唯有自渡。”

谢寄愁抿唇,她直勾勾地看着妙法音:“请借一筏!”

妙法音凝视谢寄愁片刻,忽又道:“佛骨舍利于圣人蛊而言,终究是异物。它本该用来镇压你身上的无边鬼气。”

谢寄愁垂眸道:“可我要救她。”

妙法音微微一笑:“先前是好,如今未必了。你已寻来不少宝药调养她的伤势,佛骨于她无用,于你利处甚多。”

她左手持着一朵玉色的宝莲,轻轻地朝着越昙眉心一点,便见一道粲然的金光从越昙身上跃出,冲入谢寄愁的躯壳。在佛骨舍利入体的刹那,幽川激荡,鬼纹再度在面颊上攀爬,可数息后,鬼纹消隐,眉心莲痕隐隐欲现。

妙法音道:“你能承祖师渡世愿力,想来与她一样有渡世大愿。”

谢寄愁笑了一声,慢慢地说:“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第69章 没有后来。

谢寄愁敬仰历经磨难后仍旧保持赤子之心的人, 但她知道自己很难成为那样的人,因为她有愤慨,她也有恨。如今的她处在恨道域, 却又不能将苍生置之不顾的矛盾境地,拿不起也放不下。

妙法音没在这个话题上多说什么,她觑着谢寄愁, 道了声“来”, 便引着她二人往后山去。绕着廊庑经过法殿,妙法音的脚步也没有停留。直至后山的一个洞前, 她才止住脚步。谢寄愁微微仰起头,洞门披挂着藤萝,上面有“潮音洞”三个篆字。她随着妙法音走了进去, 石室并不漆黑, 很是宽广, 有丹炉、药灶、蒲团、石床、石几等物。山洞上钟乳下垂, 形状或如钟、或如人, 通透如镜面。

妙法音脚步没有停留,沿着洞中甬道继续往前走,道上依照山势辟出数间石室, 灰尘覆盖, 许是数年无人经过。甬道中没有照明之物, 越来越暗。约莫走了三十丈远,眼前豁然开朗, 竟露出无边汪洋来。水潮声音,如佛音泠泠。

岸边有十多张石凳, 过去是待客之用。妙法音拂去尘灰,邀请谢寄愁入座。谢寄愁抿着唇, 垂眸凝视着怀中昏沉的越昙,眉头略略蹙起。犹豫片刻后,终究没选择将越昙扶上石凳,而是任由她坐靠在自己的怀里。

“尊者想同我说什么?”谢寄愁问。

妙法音答非所问:“此处潮音能破梦幻,多听亦是有好处。”

陷入梦幻迷离中的人,只有越昙了。谢寄愁愿意来到佛国,便是为了找寻这一丝希望。她朝着妙法音道了声“谢”,又觉得她有未尽之言。

“齐物峰中,圣人蛊在快速成长。”妙法音看穿谢寄愁的心思,率先挑开话题。

谢寄愁心中微凛,她的脊背绷紧,揽住越昙的手骤然一缩。她点点头说:“是。”她无法压制圣人蛊的变化,要不是妙法音陡然间出现,还不知师妹要遭受怎么样的折磨。抬眸凝视着妙法音的面容,她不由得想起在幽川相伴多年的解慈悲,那颗坚硬如铁石的心仿佛烈阳下消融的雪,柔软的同时多了几分倾诉欲。

“道域对圣人蛊所知甚少,因为它替宿主带来无穷的好处,能让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