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苏合将哥舒旻带到了,见他们似乎相谈甚欢,有几分诧异。
妙仪道:“柳公子这位是哥舒将军,他原是我的赐婚史,明日他会派人去雍州请医者来瞧你。另外,你这么久不归家,如果要给家中去信,便交给他罢。”
她又转头又对哥舒旻道:“将军,也再劳烦你替我寻几本书回来。”
“什么书?”
“浣纱记。”
妙仪陪柳辰鱼用完膳,回到自已房中,不一会儿,哥舒旻带着柳辰鱼的家书来了。
她将信拆开来,见他在信中说自已正在远游,探访朋友,让父母勿念,没有透露出她的一星半点消息,放下心来,模仿他的笔迹,重新写了信封,封好后交给了哥舒旻带下山。
此后,柳辰鱼安心休养,不出十几日便大好了。
妙仪怕他离家太久,引人怀疑,让哥舒旻用马车送他下山,过几日再由雍州城里的内应带上山,为了不暴露行踪,一路上用遮了他的双目,他不仅毫无怨怼,还带回来大梁的消息,另捎上了许多解闷的新奇玩意。
如此几番往来,让妙仪放下戒心,将他与苏合,哥舒旻一般看待,又因他整日叫她姐姐,有时会看着他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年郎,渐渐生出些姐弟情分来。
清闲岁月,尺璧寸阴,转眼便到了深秋,万物肃杀的时节,引人伤怀,妙仪与医女的两月之约就要到了,常常对着窗外的一山枯木发呆。
柳辰鱼看在眼中,劝道:“姐姐,不如出门散散心吧,我知道雍州附近有座隆云寺,祈福许愿最是灵验,想必这会儿红叶还未落尽。”
64.陟彼高冈·地藏
天子体恤赵衍妻丧,知道他府上无人操办,从宫中派人前往雍州襄助后事。
小郡主胎中不足,尽心尽力养了两个月,终于健壮起来,赵衍便命人预备她回大梁的事宜。
这一日柳夫人派人传话回王府,道是想在离开雍州之前,带着小郡主祈福,以保路途平安,不敢自作主张,先来问过王爷的意思。
赵衍自离开雍州便未再见过女儿,心中亏欠,打算亲自带她祈福后,再一同回大梁,于是让鹤望去安排。
鹤望一听说是去雍州城郊的寺庙祈福,劝道:“王爷,回了大梁祈福也是一样,何必去雍州?”
“她小小婴孩,从雍州到大梁也算是远行了,确实该求个平安再上路。” 赵衍见鹤望仍在犹豫:“怎么了?”
鹤望一时无言,片刻才道:“王爷之前便是在雍州遇刺的。”
“难道那些刺客还敢再来一回?”
“先王妃又是在雍州没的……我怕王爷去了,触景伤怀。”
赵衍极少见他这样推三阻四,觉得他不想让自已去雍州,不是因为遇刺,也不是因为先王妃,必是另有原因。
雍州……
他看向鹤望,欲言又止。自已命他不要透露那人的行踪,又怎么开口去问。
鹤望的目光一对上赵衍,便转开了,只听赵衍道:”祈福之事便定在后日吧。我们速去速回,不在雍州耽搁就是了。” 一句解释,也不知道是在安抚鹤望,还是在告诫自已。
这一日,秋高气爽,晴空暖阳,妙仪由柳辰鱼陪着,带了苏合与哥舒旻,一起去了隆云寺。
到了山门处,已有三五个游人香客,等在了那里。 果不其然,他们刚准备踏过山门,一位小沙弥上前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几位施主,今日寺内有贵人,劳施主略等待一二。”
柳辰鱼也不恼,探问道:“敢问小师父,是谁家的贵人,我们大略要等多久?”
小沙弥摸摸脑袋:“谁家的,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带了个孩子,方丈正在给孩子祈福,要不了多久。” 小僧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