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岷王朱楩有罪,被废为庶人,流放漳州。】

【七月,燕王朱棣誓师抗命,下谕将士,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靖难”。史称“靖难之役”。】

此时朝堂之上?,被提到名字的憋不住了。

听听!听听这都是什么?!

被废庶人,流放,暗中监察,甚至因为无以自明,自焚而死?!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别说?事情真实发生,就是现在他们听着,都不由得满心愤然!

这削藩的动作如此之迅速,也着实不能怪这其中有“反抗”之人了!

听到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他们甚至想说?一句,干得好?!

而此时,朱棣“哀怨”的视线又不由得投向了朱标大哥,听听你儿子干的好?事,“清君侧”可不怪他,毕竟这侄子似乎没给他这个叔叔“活路”走,能力太强是他的错?自己压不住怪谁?!

甚至朱棣此时有些?大逆不道地想,要?不是某人太过偏心,非要?在大哥病逝后立个皇太孙,怕是也不至于出现这样的局面。

朱标......朱标不由得又叹了口气,着实有些?“无话可说?”,心想看来今后自己还是好?好?保全身体吧,可千万别再早逝。不然若是真出现天幕说?的这种情况,大概他死后也会不得安宁。

朱元璋这里?就更是难言了。

好?像天幕说?的分封藩王,立皇太孙等决定,都是“错”一样,让朱元璋免不得有些?受打击。

而且他听着这些?也很有些?难受,所以此时对于天幕口中老四的举动,倒是不好?说?些?什么了。

只是......他这位皇孙最后的结局......

【“靖难之役”建文朝廷和燕王之间开始了一场持续三?年的军事对峙。】

【靖难之初,燕王朱棣尚不占兵力上?的优势,其军队就只有十万人。

而除了朱棣的封地北京之外,也再没有能够控制任何?其他领土。反观南京的建文朝廷,则有一支三?倍于燕王军队的常备军,拥有全国的经济,并且已经废除了几个藩国,连朝鲜国王李芳远都公开表示支持朱允炆打燕王。】

【但显然朱棣的领导能力、高素质的军队却?非朱允炆可比。加上?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朝廷指挥不当、兵力孱弱、内部?松懈的缺点严重?影响了战局,直至节节败退,最后许多将领投降了朱棣。】

【最后一年,朱棣抵达金川门下,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京师遂破。

之后燕兵进?京,在燕王军队抵达后的

春鈤

一场混战中,南京城内的皇宫大院起了火。当火势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据太监说?它们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长子朱文奎的尸体】

【不过只是据说?,历史上?关于朱允炆的死是明?朝历史上?的一大谜团,至今未有定论?。】

【根据史料记载,主要?有两种说?法,除了自焚说?之外,就是逃亡说?说?朱允炆在南京城破时并未自焚,而是在亲信帮助下逃离皇宫,隐姓埋名,流亡民间。许多地方志和民间传说?记载了朱允炆逃亡的故事,甚至有人认为他出家为僧。】

【就连朱棣在位期间,都曾多次派人搜寻朱允炆的下落,甚至派遣郑和下西?洋,部?分目的就是为了寻找朱允炆。】

【虽不知其真正的目的,不过朱棣对朱标这位长兄肯定是有尊重?在的,其在夺取皇位后,也并未否定过朱标的历史地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尊崇朱标,以显示自己对朱元璋正统的继承。例如,他在位期间多次祭拜明?孝陵,即朱元璋和朱标的陵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