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标儿会早死?!

朱元璋一瞬间又跌坐了下去,几乎不能接受。

直到这时候身前传来朱标担忧的呼唤声,这才回过神?来

啊,对,现在他的标儿还在!还在。

朱元璋立即抬头看向朱标,终是?松了口气。

既然得知?天幕现在说的事儿,那以后岂不是?就可以小心?避免了?那没事了,还可以避免。干脆以后让太子随身带着太医好?了。

正思量着,又看到了朱标身侧站着的朱棣....

????

..

看朱标的时候透着担忧,看向他的时候,又透着......哀怨?

朱元璋:“............”

咳。

倒是?他的不是?了。

朱元璋真是?体会到了一丝丝尴尬......

下意?识想要找补一下,朱元璋心?想,该不会是?在标儿因病逝世后,他才选择了老四来继承大?统吧?是?这样吗?

朱元璋正要开口,就听?天幕又开口道

【许多历史学者认为,如果朱标能够继位,明朝可能会避免“靖难之役”的动荡,走向更加平稳,并且文治的发展道路。】

朱元璋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等等,靖难之役又是?什么?

精神了 历史的重合又一次上演了。……

【包括朱元璋几次党狱, 除了导致无将领可守边疆外,也间接导致了朱元璋死后靖难之役中朝廷无可派之将。】

【还有我们先前提到过的分封藩王,也导致了朱元璋死后出现“遗留问题”。】

朱元璋:“............”

合着那什么“靖难之役”, 也有他导致的问题,而且还不少?!

诸如刘彻等也不禁有些?明?悟他们现在所做的一些?决定, 或者是什么政策等,很可能会在后续发展中产生其他问题,而这些?问题, 都是他们无法预料到的,或者说?, 是很难顾及全面......

所以唯一能做的, 就是提前多汲取经验。

什么决定和政策会有什么影响, “前人”走过的道路, 多多少少都会有所参照和警示。

【凡是都有两面性, 大概朱元璋也没预料到,都是手握重?权, 但功臣是砍得差不多了,可是藩王还在。】

【也许是移情作用?,又或许是出于其他心态和考虑, 朱标病逝后,朱元璋并没有在他剩下的儿子中选择继承人,而是又选择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觉得朱允炆的表现十分孝顺而很喜欢,所以立其为了皇太孙。】

【所以朱元璋死前密命驸马梅殷,即宁国公主之夫辅佐新?君,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

【但当一个皇帝,比他的众多叔叔们都小一辈, 而叔叔们的实力都太强时,这可就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了。而且朱允炆为皇太孙时,便已担心诸王拥兵自重?、多行不法,便开始考虑削弱藩王的权力。】

【他和朱元璋曾有过这样的对话】

【朱元璋说?:“朕将抵御胡虏的大任托付给诸王,可令边境不乱,留给你安宁。”】

【可朱允炆却?问:“胡虏不安定,让诸王防御,可若是诸王不安分,谁去抵御呢?”】

【对此朱元璋默然以对,随后问朱允炆的意见,朱允炆认为应该“通过德行感化、礼法约束、逐步削弱权力,最终在必要?时使用?武力解决问题。”可见他对于削弱他各位叔叔们的实力早有心思。】

【也因此,朱允炆在即位不久后,便开始着手削藩。】

明?朝的朝堂之上?,此时的气氛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