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话语软些,说不定他家也不会怎样,你这可是一大家人要养呐,有时候该忍忍还是忍忍。”
“忍一下就过去了,你家孩子又多,这方家不给田佃,之前就找得急,才佃的他家,现下也没听说其他地主家有田要佃,方家又近,交租也方便些,忍忍就算了,唉......”
钟老太叹上一口气。
魏老太看周围几家,杨家看热闹得紧,杨家不需要佃田,家里田足够糊口,周家也只在旁边看着,魏老太感叹:“还是妹妹你人好,只是这方家欺人太甚呐,那交秋租都没给够,这回又要来要麦租,这整个新明县,哪有要交麦租的?”
“你上回是不知道,他家还要叫我家交菜租!”
“真正是一点脸都不要了!”
魏老太也不怕说破,反正现在这几家都明里暗里想学她家种菜呢,那杨家甚至偷跑进她家看怎么种平菇的。
“那方家想偷学我家冬天怎么种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可是我家好不容易得来的法子,就指望这些钱把日子过好些!挨千刀的,我家这么点活路的法子,都被他家觊觎着,这还是人吗?”
魏老太把自己都说得要感动了,眼睛都红了。
周家几个听魏老太这么说,都把头瞥向一边,不敢看魏老太。
杨家的干脆直接端着碗回自家院子了。
钟老太和汤老头不知道怎么劝阻,他家条件好些,儿子又有手艺在,不像余家这么困难。
汤家老两口也没办法,自家孙女也在喊吃饭了,别过一声就回家去了。
魏老太继续回到堂屋干饭,她叮嘱余满山:“有空再去县里看看,至少再买个一亩田,才能放心。”
余满山道:“那干脆明天早上,你们跟我一起,盐滩镇刚好赶集,咱们去选猪崽,再就是鸡鸭鹅崽,都买些,然后我再从盐滩镇去县城里。”
余满山一想到余桑说的办法,他还没给其他人说呢,想想就有些头晕,末了又道:“大郎二郎都去吧,一人多背两个背篓,再那笼子也抬两三个。”
魏老太惊道:“带这么多笼子和背篓干啥?”
“多买几只猪崽。”余满山道。
阿李问:“刘家那猪圈也不大啊,买多了养哪里?”
鸡鸭鹅崽多买点,还能想得通,本就是不好养,买十只能养大七八只就不得了了,很容易死,下面竹林也是自家的,多买些,也可以。
余桑道:“反正要多买几只的,今年咱们要用那法子养猪呢,养出来的猪肉没膻味,过年了肯定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