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桑是很早就说过这事,但魏老太和阿李也不怎么明就里,不过家里现在的九亩田还是余桑说的法子挣来的,她俩选择无条件相信。
一想到要骟猪,余桑也有点头痛。
包了一年张家的船,平时张家就不载客了,要有乡里乡亲的需要,得余家一声应允,余家也宽大,让张家额外再赚些钱,捎带上就行。
这次余家全部都要去,就没位置了,余满山想得周到,吃完饭就去给张家说了,免得另外有人来找张家。
?45 ? 骟猪、硬气了、庆贺
第二天一早, 全家一起出发,余满山硬要带上余桑去县里,觉得余桑运气好,是福星, 有余桑在, 很大可能遇到有田卖。
本来余桑一个6岁的小萝卜丁,去赶场是没多大用的, 没得拖累大人照看。
余满山没有把握, 就拿量来凑, 这跟余桑差不多。
刘家猪圈可以养猪四头,有两个圈, 一边养两头,他第一次骟猪没什么把握,那就买八只猪崽,算是成功一半一半。
他带着余桑看完选猪崽, 然后就两人去县里了。
其余的, 魏老太很会选鸡鸭鹅崽。
在余桑建议下,多买些鸡鸭崽。
她又想起一个方法。
既然挖了池塘, 也可以不用稻田养鱼, 鱼就一起养在塘子里,而是改成稻田养鸭, 反正现在也没有农药和化肥这些,稻田养鸭, 既可以除去田间的杂草, 又能除虫, 鸭子很喜欢吃昆虫类和水生小动物, 鸭粪也能给水稻作肥料。
同时还能松土促进水稻生长, 她记得不太清楚了,据说还能因为鸭子平时在水稻植株上寻找食物啄水稻,这个也能刺激水稻发育得更好,抗风抗病能力更强。
余桑跟着余满山去县城里找熟识的牙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带着余桑真的运气好,这回真的又遇到一块合适的田!
就是中等田,一亩出头,但是也有点问题,那卖家只是提早来挂着,要等麦子收了后才卖。
这稍微有些麻烦,不过也等不了很久了。
先给了个定金,也签了定金的契书,到时候收了麦子,就能把田交了,到时候白契红契办好,田就是余家的了。
也算是把这亩田定下来了吧。
这一算钱,另外今天又买了猪崽鸡鸭鹅崽,也花去一些,余桑每回花了大钱都要算一回家里的总账,大概只剩几贯了!
要节约着用钱了!
把这个好消息带回家,魏老太笑得合不拢嘴,这次是真开心,那方家再来闹,她也是底气十足了!之前买将近五亩上等田那一回,魏老太很开心了一整天,这回田虽少,但意义不一样。
只要跟那方家分割清楚,她家也是算摆脱佃户身份的人了!
余桑来这里这么久,也知道了更多的东西,这里按拥有田产的多少,分户等,分一等户、二等户、三等户、四等户、五等户。
那一等户,一般都是大地主,拥有田产三百亩以上的。
三等户田产在50亩到150亩之间,一般都是小地主或者自耕农中的富裕者。
这一等户和三等户之间,就是二等户,为中等地主。
四等户是拥有三五十亩田的自耕农,像杨家这样的。
五等户就是周家那样的,自家拥有少量的田,另外还得佃地主的田种。
“五等版籍”,朝廷规定每逢闰年修造一次。
去年刚好再修造过。
余家这样的,纯纯的佃户,一亩田都没有!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她家有田了!虽然不够多,余桑想过,这十亩田,肯定不怎么够口粮,但是只要注重提高每亩田的经济效益,稳稳